“密探”回去把信交給高定後,信以為真,拍案而起,大罵雍凱是忘義之徒,決心先下手為強,率領精兵連夜偷襲雍凱營寨,割了雍凱的腦袋,直馳諸葛亮營寨敬獻首級,討好諸葛亮。當高定提著雍凱的頭會見諸葛亮時,他明知道是真心誠意來投誠的,卻謊稱是高定詐降而來,喝令左右推出斬首,並對高定謊稱“朱褒已使人密獻降書,說你與雍凱結生死之交,豈肯輕易反目殺掉他,我知道高定是借人頭詐降的”。這番謊話又激得高定在諸葛亮麵前立下軍令狀:“誓擒朱褒未見丞相”。諸葛亮佯裝給他立功贖罪以表真心投誠的機會,準予前去。果然,高定乘朱褒不備,偷襲了朱的營寨,殺了朱褒,提著朱的頭,帶領全部叛軍投降了蜀營。
到此,諸葛亮的一連串的挑撥離間,挑起敵軍內部矛盾,借敵人之力量,借敵人之四,借敵人之刀劍,借敵人之將士,誘騙敵人自相殘殺,而實現了殺掉自己想殺的人,達到“不必親行,坐享其利”的目的。諸葛亮這次借刀殺人中的“借”字文章是做得超群出眾的。
不僅軍事鬥爭中,有許多借刀殺人的事例,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有些玩弄權術的人,既想達到殺人的目的,又要逃避法律的懲治和世人的唾罵,常常也采用借刀殺人的手法設下騙局,利用他人的力量去實現自己殺人的意圖。
唐高宗時,皇後與武則天爭寵,互相在皇帝麵前詆毀對方。高宗雖然比較偏向武則天,但還沒有打算要廢黜皇後的意思。武則天為了登上皇後寶座,喪心病狂地策劃了一場陰謀。
武則天有一個女兒,高宗、皇後很喜歡這個嬰兒,常來看望。一天,皇後來看孩子,武則天借故躲避,皇後獨自一人逗孩子玩了一會,就離去了。皇後一走,武則天馬上進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活活扼死,再用被子原樣蓋上。隔了一會,高宗來看孩子,武則天假裝和他說說笑笑,等皇帝要她抱孩子時,她拉開被子。驚叫一聲,立即大哭起來,高宗上前了看,原來他極其喜歡的這位小千金早已手足冰涼,死去多時了。高宗龍顏大怒,叫來宮女、太監詢問有誰來過此地,他們隻得說皇後不久前來過,高宗於是認定是皇後與武則天不和而下此毒手。這時,裝得悲痛之極的武則天又把平時收集的皇後過失,一一向高宗訴說,高宗因此有了廢黜皇後的打算。
就這樣,武則天借刀殺人,嫁禍於人,為自己登上皇後寶座掃清了道路。
精心布置迷魂陣
為了實現某種不宜宣告的目的,采用施詭辯、造謊言、示假像、裝友善、留空檔、顯漏洞等等手法,製造種種迷魂情景,誘人人圈,拖人下水,從而達到欺騙人的目的,可以算作故布疑陣。放布疑陣的種類很多,社會中常見的有:
一是運用詭辯。西安一顧客王某路過某布店,聽店主說:“這布便宜,1米4元。”即進店詢問,店主反複說1米4元。等布扯下來交錢時,店主說:“優惠4元,實賣14元,你1米交10元就行。”這顧客方知上當,表示不買,結果遭到圍攻,隻好付了錢。又例如;石家莊長途汽車站北人口,有一個體便民小吃攤,攤主叫賣:“熱饅頭、小水粥,各種小菜,8角1份。”有鄉下母女二人吃了4個饅頭,4碗米湯,兩小碟鹹菜,店主張口要8元錢。原來他們所謂“份”不是指一份飯,而是一個饅頭算一份8角,一碗米湯算一份8角,一碟鹹菜也算一份8角。
上麵兩例,都是含糊其詞,偷換概念的手法。前者把“1米優惠4元”故意說成“1米4元”,使你以為1米價錢是4元;後者所謂“8角1份”,顧客認為吃的饅頭、米湯、鹹菜等加在一起為一份,而攤主卻解釋為“饅頭、米湯、鹹菜各為1份。”這些都是行騙人故意以詭辯術布下的疑陣。
在購銷過程中,一些經營者玩弄詭計的不限於賣方,做為買方,同樣也玩弄詭辯術騙人。廣東一家企業與一港商簽訂了一份賣廢礦渣協議。條款上規定:港方每天拉一車,每天拉一次,共拉10天。開始港商用翻鬥車拉,第二天改用小卡車拉,第三天改用大卡車拉,每車的運量增加甚多。這家企業發現有問題,去與港商交涉,說你們拉礦渣的車不應越來越大,可港商拿出了協議,說協議上規定:“每天拉一車,我們每天拉的是一車,符合協議規定。”廣東方無言以對。為此,該單位損失90萬元。
這裏,廣東方與港商簽訂協議,上寫“一天拉一車”,“一車”是一個模糊概念。模糊概念是外延對象不確定的概念。“一車”究竟是多少?數量並不確定。其責任與廣東方有關。從港商方麵來看,他們是有意運用這類模糊概念,借以欺騙廣東方,借機大發其財。這種詭術竟使廣東方無理申辯,有苦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