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涵含著順境,失敗孕育著成功。一個人要保持很強烈的成功願望,除了奮鬥之外,還應該不停地去思考,忍受內心的煉獄和折磨,才能夠從灰燼中站起來,反敗為勝。
失敗是來自於對自己失敗的執著,就像囚犯拖著腳鐐一樣,終生糾纏著一個人,以致於與失敗形影不離,很多人就是在種種壓力下未能堅持下來,變得平庸了。一個人上中學時,他的才學和未來看起來不錯,但後來在一係列變故之後,對生活滿腔火焰般的熱情就熄滅了,人就是這樣未老而先衰了。更要命的是,他們對失敗的經曆始終念念不忘,生活在這種“過去式”中。反過來,成功者關注的是未來,失敗隻能成為經驗而不能成為成功的絆腳石,如果你能堅持到最後,在失敗中存活下來,你的心理承受力就煉出來了。
因此,要使你個人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你務必要把通往過去的那扇門關閉,把悲傷和愁悶扔在一邊,隻需用快樂的、對自己有益的情緒麵對未來,把未來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縱然錯失了一次很大的機會,甚至於遭遇其他不幸事件,也無需認為自己永遠不再有贏的機會;再走下去,新的機會又會在你的眼前出現。世界上許多成功人士在邁向最後成功的過程中,也是累積了無數次失敗才達到最終目標的。即使遭遇到不利條件,隻要下定決心,那麼,不利條件也會變得有利於你自己。
失敗是寶貴的財富,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打開了另一扇門。隻談失敗隻會遭致失敗,談論成功才會獲得成功。成功者不是一味敵視別人、或不肯努力上進的人,而是無論任何行動或思考,都能夠將理想定得更高,以奠定良好基礎的人;都是能夠正視失敗,把失敗轉化為前進動力的人。
第六種力量:努力多做一點
張朝陽在美國融資的成功,應該歸功於他的真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是特別的真誠,先得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這樣哪怕是一件特別難做的事情,別人也能感受到你的誠意:可能真是這麼回事,對他來說可能真是一個賺錢的機會。
關於IT成功學的秘訣,張朝陽傳授給他的清華師弟們的是五個字:IT無定法。對於IT的淘金者來說,IT就是冒險家的樂園、造夢者的天堂,也是期待信息“牛仔”們去征服的西部大沙漠。那裏沒有法則,僅有的法則也是IT的創業者自己製定的,並且每時每刻都在被刷新。因此,除了努力多做一點外,別無他法。
要比別人取得更大更快的成功,要把消極的情緒留在過去,有什麼好方法?尤其是事業與職業和工作有關時,該怎麼處理?最好的方式是:努力多做一點。
所謂努力多做一點,也就是將自己轉化為強者,主動地在自己本身該做的事情之外再多做一些事的積極態度,每一天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就是說,要做比如今所賺取的工資或報酬更多的服務。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範圍之外還需加上某些非自己所要負擔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那就必須多從事公司對你要求的工作。
楊致遠從白手起家到坐擁9.05億美元資產,隻用了3年多時間,戴爾銷售個人電腦年收入上百萬美元時還隻是個大二的學生;張朝陽至今沒有自己的車,但在網站營運普遍不景氣的2001年,搜狐第3季度營運收入為360萬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22%。這就是比別人努力多做一點的結果。
每一天比別人多做一點,日積月累,等於延長了有限的生命,比別人多上了幾級台階,比別人多積累了經驗,也就比別人多增加了成功的機會。這不是苛求自己,而是成功者的人生境界,有了這樣的境界,你每一天都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比爾·蓋茨的“閉關”之術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微軟公司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為全世界數以億計的用戶提供了無數傑出的軟件產品。2005財政年度,微軟公司創造了165億美元利潤,在派發330億美元的股息後,仍然擁有35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微軟不斷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點:專注的技術、領導藝術、人才管理和公司文化,在這幾個決定微軟公司成長命運的競爭力之中,處處體現和滲透著創始人比爾·蓋茨的領導藝術。
作為首席架構師,比爾·蓋茨的工作是製定公司的長期技術路線圖,並確認公司每一個行政部門的科研計劃是互補而不是重疊的。因此,他要求公司的每一個產品和技術部門都向他做技術彙報,這些彙報大多是“頭腦風暴”式的討論會議。做這樣的彙報,除了可以得到比爾·蓋茨的回饋之外,每個項目團隊還可以在準備過程中受益匪淺。因為,項目團隊為了準備回答比爾可能問到的各種問題,必須在報告前徹底調研市場、技術、競爭對手等信息,也因此避免了閉門造車的風險。
比爾·蓋茨每年都會抽兩段時間,用“閉關”的方式獨自思考問題,這被稱為比爾·蓋茨的“思考周”。微軟TabletPC、種種更安全的軟件、開創網絡遊戲業務等等構想都是在蓋茨“閉關”這一周勾勒成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