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創業篇(1)(2 / 3)

作為一個初創企業的經營者,大凡都會遇到此類情況。從以往眾多企業發展史來看,一個合理而科學的創業規劃,對於企業今後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現實中一些企業經營者往往認為自己企業比較小,因此不願意在市場調查和經營預測上下功夫,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地盲目跟風,急功近利,事後由於對市場情況了解不深而遭遇失敗,最終導致不得不退出市場,甚至落得血本無歸,這種例子並不鮮見。

因此,在你有創業意向時,就應該先著手製定一個創業規劃,使你初入創業門檻後,有一條明確的路徑。現實教訓和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的企業在其初創時期,對於創業規劃的製定都非常重視。在製定創業規劃時,首先要有明確的經營思路和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然後就可以設計一份創業規劃。這些規劃必須切實可行,而且今後要灌輸給全體員工,讓全體員工為你的創業規劃而努力,這樣你的企業就可以成功一半了。

總之,創業不是一件輕鬆、心想事成的事情,因此創業者必須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願意承受的風險有多少,願意付出的犧牲有多大,然後才作出創業的決定。隻有個人目標與事業目標達成一致,創業才是一件有意義的挑戰任務。一個遠大的創業目標如果沒有配套有效的策略,將隻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計劃。製定創業策略是為了能夠有效達到目標,策略將泱定經營方向與經營路徑,策略也將影響重要的經營決策。華碩電腦(Asus)創業團隊因為希望將主機板事業做得更專業、更發揚光大,因此離開宏暮。華碩采取與英特爾CPU技術亦步亦趨的成長策略,建立自己成為主機板技術開發的領先者,借此與英特爾技術結盟而成為全球的領導廠商。這一創業策略帶來高度的市場成長與高獲利率,使華碩的利潤飛速增長,並順利度過高風險的創業期。

雖然策略本身並無所謂的對與錯,但一個不適當的創業策略,將可能使企業在創業初期就陷入困境,而永遠無法達成經營目標。一群由資深工程師組成的創業團隊,自恃技術高超,想要立即成為光電產業的龍頭企業。他們在創業初期采取自創品牌、大事擴張產能的策略,但不料市場不景氣,產品銷售陷入低穀,由此造成庫存累積、大量虧損,使這家技術優越的企業立即麵臨嚴重的財務危機,從而落入解散的命運。

有的創業者無不明確創業規劃,打算采取隨機應變的方法,結果公司的決策充滿了短線行為,資源被大量浪費,核心能力也不能積累,公司始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投資者與員工都看不到公司的前景。成功的創業活動必須要有一個清楚、正確的規劃作為綱領,因此製定創業規劃是創業者的職責。

如果說,目標是夢想,那麼規劃就是描述如何實現夢想的藍圖,而能力則是一套能夠實現夢想的具體行動方案。目標、策略、能力是所有創業者在創業規劃過程中必須要認真麵對的問題,也是創業規劃的核心。如果創業者貿然投入創業活動,那麼這種創業將隻會成為一場輸多贏少的豪賭。

巧用謀路

成功不是唯命是從,不是喪失個性。成功是要相信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和專業能力,在堅持己見中得到成功的體驗,然後去追求更大的成功,因為沒有比成功更能引導成功的了。

一個成功人士的經曆

現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的經曆頗為坎坷。早年從中科大畢業分配工作時,他本來被分配到天津工作,但他的一位同學被分到青海,對那裏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顧慮重重,天性浪漫而獨立的朱清時就和同學做了交換,來到了大西北。他先是在西寧的一家鑄造廠當工人,每天的工作是爬進爐膛,把爐膛壁燒壞的耐火磚敲下來,再換上新的耐火磚,勞動強度非常大。當時,他一邊拚命幹活,一邊仍舊學習英語,還翻譯了一本《相對論的再審查》。

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去青海工作這個被旁人認為是“愚蠢”的選擇,改變了朱清時的一生。當時有一個重大研究項目“激光分離同位素”被分到了青海的中科院鹽湖所,學核物理專業的朱清時進入了鹽湖所的視野。1978年,當科學院決定派人員出國進修時,一直沒有停止過研究,也沒有放下過外語的朱清時理所當然地成為候選人之一。

機會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到來,而且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朱清時喜歡舉這樣的事例:就像一條大魚的上百萬顆魚卵孵化成小魚後回歸大海,但絕大部分總是被自然界所淘汰,能存活下來再回來產卵的不過一兩條,人生的事業、人的成功也是如此。但是即使素質再好的小魚,如果“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也不可能逃生。剛畢業時的朱清時就像一條回歸大海的小魚,當時不諳世事,一切選擇都是隨機的,是命運的安排讓他沒有荒廢青春。人類與魚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總是在尋求改變命運的方法和時機。當工廠裏的其他大學生把業餘時間虛擲在打牌、聊天上時,朱清時卻在默默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