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快的蝸牛有殼住
有句俗話:“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才會窮。”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然而,大多數的人卻都不富有。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去觀察那些一生窮困潦倒的人,他們之所以會淪落至此,其實多半是因為他們自認賺錢的能力不夠,認定自己“反正這輩子就是如此了”。當這樣的想法一再重複,他們就真的以為自己與財富無緣,索性放棄所有致富的念頭。
累積財富很難?的確。一個人想要保持“貧窮”,很簡單,他不需要任何計劃就能達到;但是,一個人若想“富有”,卻必須一步一步努力打拚,靠時間累積才可能得到。
好在“金錢”本身是公平的,它不分親疏貴賤,即便你書念得不多也沒什麼特殊才能,隻要你有幹勁,就有致富的希望。而對賺錢缺乏企圖心的人,在處心積慮為自己編造借口的同時,自然也失去了所有致富的機會。
很多人常常曲解“金錢”的意義,認為愛錢的人就是汙穢,就是俗氣。其實,“錢”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它是每個人生活裏天天都得打交道的必需品。沒有錢,包括吃飯、喝水、睡覺都會成為問題,走到哪裏都行不通。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有類似的夢想:有朝一日能過隨心所欲、自給自是的生活。然而,如果不能先做到財務獨立,自給自足談何容易?這簡直就是奢望。你想到湖濱的小木屋度假嗎?你想出國環遊世界嗎?你想到對街角落裏的法國餐館吃一頓情調晚餐嗎?有了錢,就能幫助你實現這些願望。
想想看你65歲的模樣。一般人到了這個年齡,大都希望自己能衣食無缺、無憂無慮地過日子。而你,希望自己到時候為了肚皮問題,還要終日奔波嗎?當你手邊擁有一筆足夠的金錢,才能讓你無後顧之憂地享受人生。
學經濟出身並且任職於銀行的戴先生說:“其實,跑得快的蝸牛就會有殼住,差別在於個人理財的方式是不是掌握得法。”
他深信,一個人隻要夠勤勞、夠聰明,而且充分懂得運用投資理財的遊戲規則,不必坐等別人伸援手,就能靠自己的力量累積出可觀的財富。
戴先生很喜歡這樣一句話:“錢是汗水的報償、智慧的結晶、能力的證明,它是一種尊嚴,也是一種肯定。”無可否認,錢可以讓人產生穩定的力量,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財富,就能免除顛沛流離之苦,過比較滿意的生活,真正做到自給自足。
戴先生一直記得,他在大學時代的一位教授在課堂上講過一則關於儲蓄理財的例子,給他很大的啟示。
有一天,魯濱遜不幸漂流到一座荒島上,為了活命,他必須下海捉魚果腹。起初,魯濱遜每天捉一條魚。後來,他想不如一天改捉兩條魚,並把其中的一條曬幹,以備不時之需。就這樣,魯濱遜連續三天一共捉了六條魚。往後三天,魯濱遜沒有下海捉魚,而是把時間用來織網。三天後,等到網織成了,他便帶著網下海捕魚,一口氣又捕回了五十條魚,魯濱遜照舊把它們曬幹備用。接下來的五十天,魯濱遜都沒有出海,但卻建造了一條小船,他利用這條小船帶著魚網出海捕魚,結果竟然捉回了上百條魚……
從這則故事,戴先生學到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人隻要先有了儲蓄,就可以利用儲蓄去做投資,幫助自己改善謀生的工具,增加生存的條件,讓自己活得更好。這就是金錢帶來的“尊嚴”。
當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就表示未來付賬單的日子也愈來愈長。當你真正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那一天,你會發現:錢真是你一輩子的好朋友。
人算不如天算
“黑馬騎士”是華爾街股市中極其凶狠的投資者,特點是甘冒風險,自我意識極強,在交易中富有進攻性,把取勝獲利當做人生樂趣。華爾街“黑馬騎士”中名聲顯赫的要數石油大亨博納·皮根斯。在美國金融證券交易界,他是手段高明的金融家、標購的大戰略家、“藝術大師”。
皮根斯生於美國盛產石油的得克薩斯州,他大學攻讀的是地質學,畢業後在菲利浦石油公司工作,因不滿意公司的製度而離開該公司,數年後創建了自己的梅薩石油公司。
皮根斯身為梅薩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年少氣盛,一眼看出本公司“最迅速最簡便的發展方式莫過於吞並另一家公司”,於是他瞄準了哈戈通公司。然而哈戈通公司總裁冷漠地拒絕了他。
皮根斯求愛不成,立即轉為強逼,頻頻用梅薩公司的石油股票換取哈戈通的石油股權。由於哈戈通的石油還隻是未開采的儲量,股票麵值自然很低,因而使皮根斯隻需不多的股票即可大批換得。
哈戈通總裁坐不住了,頻頻打電話給皮根斯,要求中止這種不道德的行為。
皮根斯起初不予理睬,到後來幹脆地說:“先生,別忘了你在談判時說的那句話!不過,對您要求跟我合並的電話,我倒是樂意聽聽的。”
“皮根斯,不要逼人太甚!”哈戈通總裁憤怒地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