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夠表現出你的個性、教養、自信和能力。一句周到得體、充滿情感的話,會讓生活變得燦爛,會讓成功之路早日開啟。
別人不比你高明
你參加一個酒會,如果四下望去,發現全都是陌生的麵孔,那麼你很不自在;開會的時候,你的主管問:“誰有意見?”你立刻把頭低下去,心裏暗暗祈禱:“可千萬別叫我發表意見!”有人熱心地替你介紹對象,見麵的當天,你感覺自己耳根發熱,講話語無倫次……這些狀況你大概也都經曆過,總而言之,你隨時隨地都可能“害羞”。
對大多數人而言,“害羞”真是一個糟透了的經驗!因為,它常常令人“演出失常”。害羞是在人際活動中感到焦慮、苦惱和沉重負擔的傾向,過度害羞的人,往往不能適當地參與社會交往。
根據觀察,有些害羞的人雖然同時具有欲望和技巧來做某一件事,卻不敢采取行動。此外,很多人在麵對權威人士或者接觸異性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害羞。譬如,學生會對老師害羞;部屬會對老板害羞;群眾會對政府首長害羞;影迷會對仰慕的明星害羞等等。
傳統觀念大都認為女性比男性容易害羞,但根據頗受歡迎的心理學專家吳博士分析,男女在害羞的程度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差異,有時候男性甚至比女性更害羞。譬如,家庭發生變故,做太太的會為了家計四處張羅,向親朋好友求援;做先生的反而會為了顧及顏麵,羞於向人啟口。
克服害羞有沒有方法?有。首先,要學會自我肯定,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很多害羞的人隻看到自己的缺點,忘了自己還有優點,拚命拿自己的缺點去和別人的優點比較,結果變得愈來愈沒自信。
另外,與其逃避,不如直接麵對挑戰。宴會上看到陌生人,大方地走過去介紹自己,也許,對方早已經等在那裏想認識你;你想對一個問題發表觀感,別擔心其他人會嘲笑你,他們不見得會比你高明多少。
人,都羞於弱點曝光,最好能逃就逃。陳瑩珍不是,她常常故意“逆著走”,麵對自己的弱點,她的做法是:哪裏痛,就往哪裏紮。
當然,這樣故意違逆本性的結果,總是把自己弄得血淋淋的。不過,陳瑩珍相信,這反而是解決問題最陝的方法。“自己的弱點隻有自己最清楚,如果不麵對它,也沒有人能幫你,你大可以哭著向別人訴苦,但是,問題還是存在啊!”
幾年前,陳瑩珍轉往公關界發展,她了解公關是個與人群互動頻繁的行業,而自己的溝通力一向不錯。不過,語言這一關卻難倒了她。中文係畢業的陳瑩珍,想到自己疏遠已久的英文,心裏便一陣恐慌,夜裏甚至憂慮得睡不著覺。
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她硬著頭皮和一群外國客戶開會,她隻能用“如坐針氈”來形容當時的情景,八小時的會議,她約略隻聽懂二成左右。
這個經驗讓陳瑩珍覺得很挫折,有一陣子,她隻要看到金頭發、藍眼睛的外國客戶,心裏就發毛。不過,陳瑩珍並沒有選擇逃避,她告訴自己:“我如果要在這個行業裏繼續生存下去,我一定要克服這個難題。”
為了彌補語言不足,陳瑩珍替自己設定目標:強迫自己每天收看外國影視、英文新聞,在路上主動找外籍人士聊天……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可以聊的話題愈來愈多,膽子也愈來愈大,變得很有自信。
如此持續了一年半左右,陳瑩珍終於看到努力的成果,與外籍客戶開會時,不但自己的英文可以朗朗上口,還能充當翻譯。以前,打越洋長途電話還常常得勞駕其他的同事,現在一切都是自己來。而且,由於表現良好,她已被拔擢為部門主管。
陳瑩珍很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況。她始終相信,當一個人願意麵對弱點的時候,其實就是成長的開始。她說,生命既然那麼有限,她不要做一個自己瑟縮在牆角的人,而是朝向多彩的生活勇往直前。
當你一次又一次克服害羞的障礙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竟然可以理直氣壯地站出來,可以發揮的空間變得更大,生命猶如脫胎換骨。畢竟不打開心門藩籬的人,不可能看到樹上的果實。
斜看肢體語言
趙玫第一天去這家她向往已久的大公司上班時,心裏真是欣喜萬分。走進裝潢富麗的公司大門,趙玫覺得美好的前程之門也向她敞開了。但不久,趙玫的心漸漸涼了下來,辦公室的生活一點也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樣充滿熱情與關愛,而總是靜悄悄的,同事們都形同路人,臉上掛著客套的笑容,說起話來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趙玫沒法跟他們接近。有時候,趙玫想跟他們搭搭話,套套近乎。誰知他們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甚至給她臉色看。趙玫心裏灰灰的,不知道如何與同事進行溝通,要不是喜歡這家公司,她可能早就辭職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