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複興時期,有一次,一位知名然而品行不正的僧侶到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家做客,這位僧侶對繪畫一點也不在行,卻指著達·芬奇的一幅畫批評說:“畫中那個人的膚色好像畫得太紅了點。”
達·芬奇很鄭重地回答道:“因為他看到像你這樣的人來訪,感到有點羞愧。”
還有一則潑人冷水的故事,發生在有“鐵女人”之譽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身上。
有一次,撒切爾夫人與工黨領袖加納翰同機。在倫敦的上空,撒切爾夫人拿出一張10英磅的紙幣說:“如果我從窗口丟出去,撿到它的人一定會很幸福吧!”
沒想到加納翰馬上接口說:“假如把你自己丟下去,那麼全國人民一定會更幸福。”
我們從這些充滿智慧的幽默中可以領略反諷的力量。在現實中,我們也不妨學習一下,提高對那些傲慢無知的人的反諷技巧。
說好你的第一句話
正如嬰兒的第一聲呼喚,在父母聽來,是最動聽的聲音;對每一個人來說,在不同的場合說好你的第一句話,對展現你個人的魅力和親和力,加深別人對你的印象,從而幫助你達到目的,邁向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成誠從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國有企業做管理工作。同事們以為如今的大學生都很傲慢、很自以為是,因此對成誠有些愛理不理。但成誠沒有那種“時髦”的傲氣,一開口先禮貌招呼,就是普通的寒暄也說得很得體;請人辦事不說“請”字不開口,很快就博得了同事們的好感和讚許。工作中成誠也得到了大家的配合,一直做得很順手。一年不到,成誠就出任了總經理助理。
成誠的成功在於他說話態度和方式的得體。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不同的人,要在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以達到交流、交友的目的。而在你開口說第一句話時,對方就對你留下一個初步然而又是深刻的印象,印象一旦形成,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難以改變,這在心理學上稱為“暈輪效應”。另外,人與人之間總是追求愉快的交流,一般說來,交談時的第一句話無非是聯絡彼此之間的感情,激起對方的談話興趣,或者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印象。所以你開口說的是善意的、誠懇的、讚許的、禮貌的、謙讓的話語,那麼容易讓人們接受,樹立良好的形象;反之,如果隻想敷衍了事或者虛與委蛇,則會引起對方的不快甚至反感,對你的人際關係和事業造成不利的影響。
與人見麵時的第一句話,應該做到禮貌招呼,這是大家都明白的。然而最好要在禮貌中帶上熱情,表示出自己的真誠關懷,效果就會不同一般。一般人都會說“你早”,如果從情感上著眼,就不如“你真早啊”來得動聽順耳;問候“你最近怎麼樣”不大會引起對方的強烈反應,而說“最近天氣不正常,你過得怎樣”就明顯帶有情感色彩,讓人感到不是一般的招呼,也就容易引出話題。
有事詢問別人時的第一句話,應“禮”字當先。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笑話:一個青年人不講禮貌地向一位老大爺問路:“喂,中山路怎麼走?”老大爺幽默地回答:“用腳走。”姑且不論老大爺用幽默來表示他的反感,單就青年人來說,失了禮節就是失去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碰壁吐是理所當然的。問詢時如果不禮貌或者不得體,輕者達不到目的,重者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爭吵。所以應該使用得體的稱呼和敬語,在北方地區常用“大伯、大媽、大哥、大姐”,而南方地區則多稱“先生、小姐”,讓對方感到自己得到了禮貌對待,從而對你的詢問作出熱心的解答。
介紹自己的第一句話,要直入主題,不要平平淡淡地介紹自己的學曆、紹曆,最要緊的是要先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在最短的時間裏,把自己最具特色的一麵展現出來,這樣就能讓對方在第一時間裏感覺到你的與眾不同,對你窿下深刻的印象。小輝在應聘一家外資公司時,開口就說:“我在讀這個專業時,就想著今後怎樣發揮自己的才智,做出自己的成績,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十分高興和重視。”然後他就簡單談了自己的一些設想,引起了招聘人員的注意,結果順利地被聘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可以用自己的獨特語言把自己介紹得有聲有色。
接待客人時的第一句話,要合適得體。現在服務行業人員態度都很熱情,但和顧客說話時還存在一些問題。顧客一走進店門,就問“你要買什麼?”顧客就會毫無準備而顯得很局促,如果不打算購物的就有可能奪門而去。這時還不如說一聲“請你隨便看看”來得從容大度,顧客也能夠心安理得地隨意走動,在閑適的環境中產生購買的欲望。
當需要你挺身而出時,你的第一句話就應該說得果敢大膽一些,這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一次挑戰,這時候不需要客套、謙虛,應該抓住時機,果斷出擊。這時候,千萬不能說“我不行,還是叫別人吧”。想著等別人不行時自己再幹,你就等於失去了一次先手,失去一次可能就是永遠的失去。如果別人幹成了,就意味著你永遠失去機會。因為以後一旦遇到難題,人家總是想到威功者,不可能會想到你。事業的成功有時候就在這一次機會裏,一次成功就會次次成功,所以有機會就要衝在前頭,不必囉裏囉嗦地表態,畢竟事情是做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這時隻需要說“這事我有把握,讓我來做吧”,或者說“讓我來試試,應該沒有問題”,話語越簡單越能顯示你的決心,也越容易打動別人的心,然後踏踏實實地把事情辦好,這樣你就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