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明治”式的稱讚,即“稱讚一批評一稱讚”通常不會產生良好的激勵效果。為了令批評較容易被接納,許多主管在批評之前往往先對部下施以稱讚,而且為了避免因批評而產生惡感!他們在批評之後又對部下施以稱讚,這種方式的稱讚可能令部下感到主管居心叵測。
(6)當部下覺得稱讚隻不過是為促使他們加倍努力的一種手段時,這種稱讚將大大地失去激勵作用,因為在部下心目中,這種稱讚隻不過是一種“軟性的鞭策”,而非真心的表揚。
(7)隻當他人(特別是頂頭上司)在場時才對部下施以稱讚,這種稱讚很容易被部下視為別有用意。
(8)值得稱讚的事的發生時間與稱讚時間的差距愈大,則稱讚的激勵效果愈小。
(9)隻稱讚工作的績效而不提及為達成這種績效所花費的心血,則將稱讚的效果減低。
2.可能獲得極大激勵效果的稱讚
(1)具體的與特定的稱讚,例如:“老張,今天上午你對前來投訴的顧客的處理方式實在極為得體。”這類具體兼特定的稱讚可令被稱讚者了解,因為他感到上級已察覺或已風聞他的那種值得稱讚的表現。
(2)附加理由的稱讚。上一實例中主管若能繼續以:“我之所以認為你的處理方式極為得體,是因為你極具耐性地接納投訴、委婉地解釋補救措施,以及谘詢顧客的意見。”這類的話語充作稱讚的理由,則部下可因而體會了主管的誠意。
(3)對事不對人的稱讚。例如:“你今天所選擇的演說題目正是聽眾所感到興趣的”;或是:“你在今天的演說中對維護工業安全的主張頗為中的。”這種對事所加諸的稱讚較具客觀性,因此也較易於被稱讚者所欣然接納。
(4)隻針對付出的工作表現或績效才施以稱讚。這種付出的工作表現或工作績效,顯然要較期望中的工作表現或工作績效優越。因此這種稱讚,可令被稱讚者增加成就感。
(5)不夾帶批評的稱讚較為可信,且較具激勵效果。
(6)純粹因為值得稱讚而施以的稱讚,最為稱讚者所樂於接受,因為這種稱讚是不附帶條件的。
(7)在值得稱讚的時候即施以稱讚而不處心積慮地選擇場合,這樣的稱讚較得人心。這與“打鐵趁熱”的道理是一樣的。
(8)既稱讚工作之績效,又指陳為達成績效所花費的心血,會使被稱讚者感到稱讚者為“知己”,即“士為知己者死”的“知己者”。
當然,在各類被讚美的人中,似乎女性更樂意被人讚美。
心理學家發現,女性的神經比男人更脆弱,更注意直覺。同時,女人對語言的接受和反應也比男人敏銳得多。一句甜蜜得發膩的語言可能會在男人心理上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對於女性卻不會,女人有著貪婪的愛聽溫柔、親蜜的話的特點。一句溫柔的話語可以使一個女人自我陶醉好久。每次回味都會有幸福的體會,有時甚至樂出聲來。而男人卻不會,男人更重哥兒們義氣。男人和女人除了有許多不同外,女人還很少懷疑對方說的甜蜜話言不由衷,特別是當誇獎女性如何如何能力強方麵,女人則更覺得自己確有超群的實力。
年輕女人愛聽說她漂亮的話,年紀大的女人也一樣,她們對自己的衣著、發式、美容、姿態等等外觀上的風度也同樣渴望被人們欣賞,隻是需要表達方法含蓄一點。因為隨年歲增大,她們不習慣太露骨地聽那些話罷了。
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穿著一件旗袍來到手飾店櫃台前轉悠,營業員是位30歲左右的男青年,他用吃驚得發亮的眼光盯著這位婦女說:“你穿的這件旗袍簡直迷人極了,我看您配上這串珠寶手飾,一定會征服很多男人。”這位婦女喜笑顏開,這樣的發自內心的喜悅果然使她慷慨地買下並迅速戴上了這串價格昂貴的手飾。
讚賞女性不僅迎合了女人的內心需要,反映了說話者是否具有紳士風度。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男青年隻顧自己,偶遇一些突如其來的情況,總是有利衝在前麵,有害躲得遠遠。他們從不對周圍人表現出禮讓三先的儀態。但有趣的是,這些人一遇上漂亮姑娘,卻總是畢恭畢敬,學得像個人樣。這種現象包含的潛在意識也是一種讚美女性的態度,當然,我們不提倡如此所謂的“風度”。
我們提倡男女平等,但實際上女同誌和男同誌在社會許多方麵並沒有享有平等。女人從青春期開始便編織人生美好的夢,她們不僅渴望能找一個如意郎君、白馬王子,同樣也盼望事業上能有一番作為。但他們真正同男子站在一起迎接社會選擇時,往往遇到歧視,這加劇了她們內心深處那種理想憧憬和舉足維艱之間的矛盾,幾度思盼,又幾度落空。可以說,真正闖蕩過社會的姑娘並不多。所以,對一些稍有文化的姑娘來說,剛一踏上社會,一聽到讚美其能力的語言時,她們會是何等地欣喜啊。
因而,你不要慳吝自己的讚美之語,對部下,對女性,對你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