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適當保存
俗話說,“逢人隻說三分話”,你也許以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何必隻說三分話呢?“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對於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暢所欲言,以快一時,對方的反應是如何呢?你說的話,是屬於你自己的事,對方願意聽嗎?彼此關係一般,你與深談,顯出你沒有修養;你談的事,是屬於對方的,你若不是他的諍友,忠言逆耳,顯出你的冒昧;所以逢人隻說三分話,不是不可說,而是不必說,而是不該說,與事無不可對人言,並沒有衝突。事無不可對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並不是必須盡情向別人宣布,老於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對人言,是另一問題,他隻說三分話,是不必說,不該說的關係,絕不是不誠實,絕不是狡猾。
說話本來有三種限製,一是人,二是時,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說。非其人,你說三分話,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時,你說三分話,正是給他一個暗示,看看他的反應;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你說三分話,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擇地另作長談。
有時你隻說三分話,正是你的職業道德。做醫生的人一般不將患者的絕症告知本人,以免其精神上刺激過重。銀行工作人員對於存款人的姓名及所有款額是絕對不該對人提的。依此類推,隻說三分話的例子還多著呢,有時你為了不能遵守隻說三分話的戒條,鬧成大禍,使你肉體精神大受苦痛,一世不會忘記。對於公安司法人員來說,即使麵對親朋好友,也不應泄漏自己所了解的機密事宜。
4.不可吹拍
事實隻有十分之一,或者連十分之一都不足,話卻說到十分,虛多而實少,他靠三寸不爛之舌,常使一部分聽眾信以為真。比方他對於某種學問技術,不過初窺門經,並未升堂室,居然自命為專家,到處昌言無忌,不遇識者,自然不易拆穿,這叫做吹牛。比方對於自身經曆,說得如火如荼,某事是他做的,某計劃是他擬的,某問題是他解決的,好像他是足智多謀,是萬能博士,不遇個中人,自然無法證實其虛構,這叫做吹牛。比方他的事業,並無什麼發展,他卻說營業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貨物如何充分,能賺多少錢,說得大家不免動心,這叫做吹牛。他對於某要人實在並沒多少關係,他卻對人說,某要人如何器重他,某要人如何借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過,某事曾由他經手過,把某要人的私生活、起居等描寫得十分詳細,也難有知情人來拆穿西洋景,這叫吹牛。吹牛的動機,是表示他的了不起,是騙得大眾的信任,或者借此提高他的身份,或者借此售其某種詭計。他對於有地位,有權力的人,力求接近,巧言令色屈就逢迎,專從小處上獵取對方的歡心,色示而先應,未命而先趨,凡可以使對方獲得好感的,無所不用其極。隻要能夠與對方接近,則心甘情願低三下四,不顧人格侍候奉承,唯恐有失。這叫做拍馬。拍馬的人,必會吹牛,吹牛的人,往往會拍馬,拍馬完全是上諂,吹牛則近於下驕,上諂下驕,是這種人的兩種矛盾性格。
5.切勿敷衍
有人處事,好事敷衍,玲瓏剔透,左右逢源。其實,好敷衍,未必是便宜。
比方我與你是一麵之交,我來托你代為找個工作,你很自然的向某方介紹,我心裏十分高興,以為你有求必應,但是我去求見某方的結果,是回得一幹二淨,連絲毫希望都沒有,我當然隻怪某方,不會怪你。可是後來有人告訴我,你隻不過隨意推薦,對方知道你是在送春風人情,有意敷衍,也就全不在意。經他一提,我才知道你長此道,你的敷衍,終使我大失所望。我倘是性情粗魯的人,耐不住心上的反感,也許要說,既沒有辦法,不如早些見告,何必使我再三的徒勞往返,試問這是好印像嗎?這是好名聲嗎?如此說來你要明白,敷衍是經不起考驗的。一經考驗,立即拆穿,一經拆穿,誰來信你?信用喪失,今後你說話又有誰肯相信?敷衍,簡直是葬送你的前程呢!
6.嬉笑怒罵
對人說話,論理應該用正言,而有時卻是正言難人。尤其是成見很深的人,你規規矩矩,向他陳述對於某問題的意見,希望他采納,很是容易。你如與他爭辯,更易弄得麵紅耳赤,不歡而散,你不與他說罷,認為這個問題不能不及早解決。那麼在迫不得已的時候,也可試用嬉笑怒罵的方法。嬉笑怒罵,本非勸人的正道,同時也要有一定的資格,第一,彼此私人交情素來很好,從無絲毫芥蒂;第二,你的為人,他很了解,也很器重;第三,你的地位較高,本有向他勸說的資格。具此三條資格,才可一試嬉笑怒罵的手段。所謂嬉笑怒罵,當然要借題發揮,旁敲側擊,當然要寓莊於諧,不著痕跡,還要注意多說反話。口才是第一要件,口才不好,不配試用;智慧是第二要件,不能即景生情,不配試用;同時嬉笑怒罵的程度,也要適可而止,用此法勸人,時可見效,但隻宜偶爾為之,且方式方法及分寸應預先研究。
7.多學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