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做人篇(12)(2 / 3)

一位學者說:離開家門時,注意,先收緊下齶、抬頭、挺胸,用力做一個深呼吸。走在路上,遇到熟識的友人時!別忘了展顏微笑。和他人握手,要誠心誠意,不要擔心會被別人誤解,也不要顧忌他人是你事業上的競爭對手。總而言之,人應該保持平穩的精神狀態,亦即要有開朗、坦誠的心境。隻有精神狀態正常的人才具有創造力,而一切事情都是由願望產生的。當你下定決心發揮創造力時,方能實現夙願。所以,收緊你的下齶,抬頭挺胸,勇敢地向前走吧!

半瓶水晃蕩響

郊外的小河,可以聽到潺潺的水聲,而湛藍的大海,卻反而聽不見動靜。

潺流的小河中,隻有小魚,而默不作聲的大海裏,卻隱藏著大魚。

小河中的魚,隻要稍有動靜,就會驚跳躍起。可是,深海裏的魚,卻依然悠閑自在地遊著。

一旦河水上漲,小魚就有被衝走之憂,而深海裏的大魚僅僅擺動鱗片,卻毫發無傷。

譬如陀螺,轉動得愈快愈穩定,猶如靜止一般。可是,末了要停止時,卻會搖擺不定。

認真工作的人,就像陀螺一般“動靜如一”,看起來寧靜祥和。不認真工作的人,反而搖擺不定,呱噪不休。

有智慧的人,不會為了小事情而顯得慌亂,麵臨重大問題時,也能果斷地下判斷,輕易地渡過難關。相反的,愚蠢的人往往隻顧眼前,一旦麵臨抉擇,就會不知所措起來。

有一位先生,每當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或聊天時,往往喜歡打斷別人的談話,破壞氣氛。他的表現欲很強,當他提出的意見未被采納時,就會憤憤不平,無理取鬧,常弄得大家不歡而散。

要成人之美的確不易,但要落井下石卻易如反掌。像這種人,是永遠無法成為政治家、企業家或一些組織裏的調解人的。

給兩個等量的工作,耐心的人會堅持到底,暴躁的人就會半途而廢。或者,一人悠閑地完成工作,另一個人卻因負荷過重,而口出怨言。同樣是人,卻各不相同。

因此,才氣的大小,往往決定在一個人的工作上,而才氣的大小則因人而異。

雖然工作分量很重,但是,隻要才氣相當,就能輕易地完成。對於才氣不足的人,反而會覺得不勝負荷,而把事情搞砸了。

所以,過量的工作不能交給才氣小的人,工作失敗並不是才氣小的人的錯,是錯在分配的不當。

同樣的,一個人的價值也不可全憑美醜和年紀來判斷,而應該視才氣而定。因此,一個人究竟是大人物或小人物,隻要看他的才氣就知道了。大氣之才,即使工作繁重,也毫無怨言,不會拘泥在小事上。該做的事一定全力以赴,對於沒有價值的事也不會耿耿於懷。該說話時,就抒發己見,不該說話時,就保持沉默,能適時地進退。

這種人,將來成功是可以預知的,因為,他已具備了領導的才華。

中氣之才,平時雖如大器者般態度大方,可是一旦麵臨抉擇,就會動搖心誌,偶爾發出不平之鳴。

小氣之才,對事物多以自我為中心,率性而為,遇事不滿就牢騷滿腹,譴責他人,不肯聽從他人的忠告,缺乏接受他人的雅量。

像這種人,不但無法把持自己,即使獲得別人的指導和關心,也不懂得感謝。

人大致可分為大氣、中氣、小氣三種,平時很難由外表上加以確認,可是一旦事情發生時,就可由處事的態度和言行中,一目了然。

一個人要能明辨是非,做事果斷,行動敏捷,神情自若,隨遇而安,凡事寬大為懷,才能成為一個大氣的人。

倒走逆行

逆反是一種巧用逆反心理而達到說服目的的謀略。對某一事物褒貶過頭,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具體地說,對某一事物,你越是想否定它,別人則越是想了解它,越是想找著理由加以肯定;反過來,對某一事物你越是過分讚美,別人則越是要否定它,找出理由來加以挑剔。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的逆反心理。心理學認為,當人們對某一事物的意識遭到抑製和否定時,才能明顯地顯示出來。

心理學家詹姆斯·魯賓遜說過:我們往往有這樣的習慣,隻要感覺到似乎太順了,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被人指責自己的錯誤,就很容易引起不滿,而且變得更加固執。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對他的欲望禁止得越嚴厲,他實現其欲望的信念就越強。因此,靈活地運用這種心理傾向,往往可以使頑固的反對派來個180度的大轉彎。這便是逆反法謀略的原理和價值。

逆反心理就是這樣巧妙,你對某一事物宣傳過頭,旁人都會認為你在吹牛,孰不知有了這種印象,他就會持懷疑態度,對你百般挑剔;而你如果自己否認自己的事物,別人則說你是謙虛,是誠實;他也反過來幫你說話,想出理由加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