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慎重對待,或許您應該這樣對他說:“我很願意幫您的忙,但實在不湊巧,我手頭上的那份工作還沒幹完。依我看,就您的能力和素質,您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您不妨先幹起來。或許我能幫您幹點別的什麼?”
這樣,既有拒絕,又有一個相反的建議,對方還能有什麼好說的呢!
我們有時也會要求別人幫忙,也很可能遭到對方的拒絕。這時,不妨自己把話打斷,幹脆表示沒有關係,反過來還要安慰對方幾句,請他不必介意。拒絕您的人在不好意思的情況下,說不定下一次有機會時還真的可以幫您的忙呢!
微笑的鏡子效應5
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這樣的體驗:當你站在鏡子跟著,你笑,鏡中人亦對你笑;你皺眉頭,鏡中人也衝你皺眉。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在人際交往中,同樣存在著這種“鏡子效應”。
有一條心理學規律表明,人們之間的言行總是以善報善、以惡報惡的,這一點兒也不神秘。如果你事先就認為某人難以打交道,那你在與他交往時,多少會被一種敵視的情緒所支配。當你這樣做時,你便和他擺下了擂台,他也不會示弱,會與你對抗。這時,你也許會暗自思忖:“這家夥果真不好對付!”但你卻沒有想到,他之所以擺開架式與你幹一仗,都是你的過錯引起的。
在與他人交往時,我們時常發覺,我們加之於對方身上的言行,又被對方轉加到我們的頭上了,這情形就同你站在鏡子跟前一樣。
某研究機構用電話來測試發布指示或命令時的最佳聲音強度。說話者說些簡單的問題,每個問題用不同的語氣,回答總是以相應的語氣,問得柔和,回答也柔和;問得生硬,回答也就生硬。這個事例具有普遍性。如果你現在與人交往,你也會利用這一規律來避免使他人生氣了。
不過,我們還需要搞清一個事實:人們是因為生氣而用高腔,還是因自己用了高腔而使對方生了氣?這一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兩者都可能發生。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你愈用高腔,你的氣就愈大。心理學已證實,如果你保持自己聲音的平靜,你是不會生氣的。“和言細語驅怒氣”,心理學家證實了這句《聖經》名言的科學性。
理解了這一點,你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人的情緒。當你發現自己身處一種爆炸性場合,對峙各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時刻,如果你恰到好處地緩和嗓音,盡量使自己的語氣顯得平靜柔和,那麼對方的語氣也會軟下來,隻要你以平靜的語氣說話,他便不會怒氣衝衝了。
你想要他人支持你的觀點、欣賞你的作品、接受你的建議嗎?那麼請記住:隻有你對他人友善,他人才會對你友善;隻有你給他人以同情和理解,他人才會給你同情和理解。
熱情的感染比麻疹的傳染還快,冷漠的感染也是如此。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你走進某個商店,抬頭瞧見了服務員那張懶惰冷漠的麵孔,當你問他什麼問題時,他總是那樣冷冷地回答:“不知道!”好像他什麼都不在乎似的,結果你將會空手走出商店,且心裏不是滋味。為什麼?因為服務員把冷漠傳給了你,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店中有你感興趣的東西,你也不會買的。你會說:“你這個態度,不值得我去花這幾個錢。”
當我們看魔術表演時,會被催眠術師左右他人的神秘力量而吸引,並深感欽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種本領。雖然我們沒有催眠師的魔力,但生活中我們已經在反複演練著影響他人言行及其態度的本領了。
如果說,有時你受到了冷遇,遭到了怠慢,他人對你無禮,那其中有95%的情形是你自找的,因為你控製著他人的行為,實際上是你要他人對你無禮的。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說過:“一個人的微笑,值百萬美元。”這位政治家的成功,不僅是因為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出眾的才華,經常微笑也是原因之一,他那頗具魅力的微笑,是造就他高尚人格的重要因素。
行動勝過語言。微笑可以表示——“我很喜歡你,見到你心裏高興”。可是,沒有誠意的笑容,不但不能打動對方的心,反而使人生厭。筆者所說的笑容是由心底深處所發出的笑,足以溫暖對方的心,使冰雪為之融化。
紐約一家百貨公司的經理也說過,在錄用女店員時,小學未畢業卻經常微笑的女子,比大學畢業而滿麵冰霜的女子機會大得多。
和別人交往,要使對方快樂,首先要使自己覺得快樂。
紐約場外股票經紀人斯坦因·哈特說:“我結婚18年來,從清晨起床到上班的這段時間裏,從未對太太笑過,兩個人所說的話,也不會超過20句。嚴格地說,我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後來老師建議我進行一星期的微笑活動,我下定決心,試試看。吃早飯的時候,我微笑著對太太說:‘早安!’正如老師說的,太太大吃一驚比我想像中的反應還要強烈。等她恢複平靜後,我對她說,從今以後,我要永遠這樣。自從我改變態度,不再吝嗇笑容後的兩個月,我家的情況也有顯著的變化。我體驗到以前從未有過的幸福。現在,我每天出門上班都以微笑和電梯管理員、大廈管理員打招呼,坐地鐵時,也與售票員點頭微笑。在辦公室裏也是一樣,我向從未見過我笑的人咧嘴微笑。開始對方覺得奇怪。不久,大家也用微笑回報我。如果有人與我爭辯或蠻不講理,我就用開朗的態度對待他們,在聽他們口出怨言的時候,也不忘記露出笑容。這樣,再棘手的難題也迎刃而解了。而且,我懂得微笑後,財源也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