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把自己值得讚揚的地方告訴別人時,做到誠實是容易的,但當你把自己不懂的、可笑的、犯錯的一麵告訴別人時,要做到誠實就不那麼容易了。事實上,當你公開而坦誠地把這些你認為羞於見人的情況告訴別人時,人們會覺得你更加親切可愛。一位成功的人常常會用輕鬆、坦率的口氣談論自己的問題:“那次是我錯了”,“我的看法有些欠妥”“我覺得自己太幼稚了”,“現在該怎麼辦,我沒把握”,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承認自己沒把事情做好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尊敬。剛剛踏上職業生涯的人,一定要小心保護自己的誠實信用。
生活細節——脫下紅舞鞋
張鳴在別人眼裏是個成功人士,最近新被一家大公司高薪聘請做市場策劃。他形容自己“就像穿上了紅舞鞋”。每天有看不完的計劃書,沒完沒了的應酬,好幾次,他一晚要趕三四個場子。開始的時候他還有些得意,但是做著做著就身不由己了。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每天的工作在加速運轉,自己也就跟著加速運轉,生活沒有了規律,質量也完全喪失了,不要說與家人一起過過休假日,連回家吃頓晚飯的時間都沒有。每天早晨醒來,像進入了另一個噩夢,被不知道什麼人拖著走。他想45歲就退休,然後開著吉普車去周遊世界,但是遭到周圍人的反對,一致認為他可以幹到60歲。張鳴聽了有些哭笑不得,現在不是自己的精力有問題,而是自己像一台渦輪發動機,就是沒有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鏈接4:
據《南方周末》的調查統計,目前很多人認可的“新男性”,他們對個人形象、生活享受、女性感受、家庭事務更講究,更敏感。“新男性”不僅是一種風格,一種派頭,更是一種接近於由實力、品質和個性魅力三合一的人格。這似乎是一個“悖論”:既要拚命工作,積攢個人財富,又要保持個人的生活質量,有個人的生活空間,因此有不少人,不是為工作疲於奔命,喪失了自我,就是安於現狀,做一個什麼都忍受的人。
但是這兩者之間是可以協調的,要做一個“新男性”,最主要的是要使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有秩序的生活會使你每天頭腦清醒,心情舒暢。不要讓工作中的不如意影響到自己的個人生活,更不能影響自己的情緒,所以工作要有次序感,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處理,也不要把明天的事情提前到今天來做;每天下班前整理好辦公桌,定期清理電腦裏的文件和電子郵件;能推掉的應酬盡量推掉,騰出時間與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聚聚,這是放鬆自己的好時光。
另外,千萬不要小視家庭生活,事業的成功與否往往與家庭生活有直接關係。一個從容的早晨,一頓豐富的早餐也許就決定了你一天的心情和工作效率。沒有人會覺得蓬頭垢麵、饑腸轆轆地趕去上班會有一天的好心情。與家人的團聚,是放鬆自己情緒的最佳時刻,是繼續努力的加油站。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些,也就是在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身體細節——泰勒的實驗
管理科學創始人泰勒在貝德漢鋼鐵公司擔任科學管理工程師的時候。曾觀察到,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往貨車上裝大約12.5噸的生鐵,但到中午時他們就已經筋疲力盡了。他對所有產生疲勞的因素作了一次科學性的研究,認為這些工人不應該每天隻運送12.5噸的生鐵,而應該每天裝運47噸。照他的計算,他們應該可做到目前運量的4倍,而且不會疲勞。
泰勒挑選了一位工人,讓他按照規定時間來工作。一個人站在一邊拿著一隻馬表指揮他:“現在拿起一塊生鐵,走……現在坐下來休息……現在走……現在休息。”
結果別的人每天隻能裝運12.5噸的生鐵,而他每天卻能裝運47.5噸生鐵。當泰勒在貝德漢姆鋼鐵公司工作的那3年裏,這位工人的工作能力從來沒有減低過。他之所以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在疲勞之前就有時間休息:每個小時他工作大約26分鍾,而休息34分種。他休息的時間要比他工作的時間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績卻差不多是其他人的4倍!
鏈接5:
疲勞容易使人產生憂慮,或者至少會使你比較容易憂慮,不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疲勞會減低身體對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更可怕的是疲勞會減低你對憂慮和恐懼等等感覺的抵抗力。疲勞增加的速度快得出奇。疲倦的心態對於發掘自已的能量,是無益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實驗心理學家艾德蒙·雅各布森認為任何一種精神和情緒上的緊張狀態,在完全放鬆之後就不可能再存在了。這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放鬆緊張情緒,就不可能再繼續憂慮下去,所以防止疲勞也就可以防止憂慮。首先就是要保證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