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戚是衛國人,他在車旁喂牛,敲著牛角高歌。齊桓公見了認為他非同尋常,就打算起用他管理國家。臣子們聽說了此事,覺得慎重起見,應該多了解一下有關寧戚的背景,就勸齊桓公說:“衛國距離我們齊國不算遠,可以派人去那裏打聽一下寧戚的情況,如果他果然是個有才德的人,再使用他也不算晚呀!”齊桓公聽了以後說:“你們所以建議我派人去打聽,是伯寧威有些什麼小毛病、小錯誤而對他不放心的緣故。如果僅僅因為一個人有些小毛病而拋棄他,不使用他的真正的大才,這正是世人失去天下賢士的原因。”隨後齊桓公力排眾議,提拔重用了寧戚,讓他做了上卿。齊桓公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個統治者,在用人方麵應該看重什麼,不應該看重什麼。所以他才能不計人才的小毛病,提拔重用了一批有才幹的賢士,自己成為霸王。如果相反,不看人才的主流,用條條框框去限製用人,哪一個人能夠符合標準被重用呢?
相傳子思住在衛國,向衛王推薦荀戀時說:“他的才能可以率領500輛戰車,可任命他為軍隊的統帥。如果得到這個人,就會天下無敵。”衛王說:“我知道他的才能可以成為統帥,但是苟戀曾經當過小吏,去老百姓家收賦稅,吃過人家兩個雞蛋,所以這個人不能用。”子思說:“聖明的人選用人才,就好像高明的木匠選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拋開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杞樹、梓樹有一圍之大,但有幾尺腐爛了,優良的木匠不放棄它,為什麼?那是因為知道它的妨害很小,最後能做成非常珍貴的器具。現在您處在戰國紛爭的時代,要選取可用之才,隻是因為兩個雞蛋就不用棟梁之材,這種事可不能讓鄰國知道啊!衛王再一次拜謝說:“接受你的指教。”
險些因為兩個雞蛋就葬送了一個軍事統帥,要不是衛王能夠認真聽取子思的意見,哪裏再去找一個領兵打仗的幹將呢?苟戀的故事給我們以啟發,不能因為這麼一點小事,就放棄不用具有大才幹的人,而任用那些沒有問題,也沒有才幹的人吧。
在曆史上和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人,他們看問題往往不注重大局,隻拘泥於小節,他們看待人,也不看別人的主流,而是糾纏於一點小過失。
柳文在《與友人論文書》中寫道:“大玉上的瑕疵,怎麼可能損害它的光澤呢?”所以司馬光在《諫院題名記》說:“處在這個官位的人,應當從大處著眼,舍棄細小之事。”
這是對每一位統治者的告誡,也是對所有人的告誡。作為統治者從大處著眼,不計較小事小節,能夠忍受自己的部下犯錯誤,寬以待人,才能使他們的智謀為自己所用。
西漢的陳平家裏很窮,可是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因此村裏舉行社典,都由陳平主持,並幫助屠戶分肉,分得很公平。鄉親說:“不錯,姓陳的小子分得好。”陳平說:“唉,如果讓我分割天下,天下也會像這肉一樣被處理得很好。”起初陳平為魏王做事,因出錯而不被重用。離開魏王去跟隨項羽,結果又因犯了罪跑掉了。
後來楚在滎陽包圍了漢王。漢王對陳平說:“天下動亂紛爭,什麼時候才能安定?”陳平說:“項王的正直之臣,隻有亞父等幾個人,現在若用反間計使他們互相猜疑,我們就一定會攻破楚國。”於是漢王給陳平4萬斤黃金,讓他去實施計策,從不過問金子的使用情況。陳平運用反間計,使項羽特別猜忌亞父,不再用範增的計策,因此擊敗了楚國。
陳平在歸順漢高祖前,曾經為魏王、項羽等人服務,由於名聲不好,都沒有受到重視。而漢高祖重用他,運用他所出的方案、妙計,獲得了楚漢相爭的勝利。
小失有大得
《子》中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失孰病?是故甚《老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是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是講人的一生之中,名譽、名聲和生命到底哪個更重要呢?自身與財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與喪失生命相衡量起來,哪一個是真正的得到,哪一個又是真正的喪失呢?所以說過分追求名利地位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你有龐大的儲藏,一旦有變則必然是巨大的損失。對於追求名利地位這些東西,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受到屈辱,喪失你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東西。
老子的話極具辯證法思想,告訴我們應該站在一個什麼樣的立場上看得失的問題。也許一個人可以做到虛懷若穀,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虧,總覺得自己在遭受損失,漸漸地就會心理不平衡,於是就會計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氣吞聲地吃虧,一定要分辯個明明白白,結果朋友之間,同事之間是非不斷,自己也惹得一身閑氣,而所想到的也照樣沒有得到,這是失的多還是得的多呢?
春秋戰國時期的宓子賤,是孔子的弟子,魯國人。有一次齊國進攻魯國,戰火迅速向魯國單父地區推進,而此時宓子賤正在做單父宰。當時也正值麥收季節,大片的麥子已經成熟了,不久就能夠收割入庫了,可是戰爭一來,這眼看到手的糧食就會讓齊國搶走。當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賤提出建議,說:“麥子馬上就熟了,應該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讓咱們這裏的老百姓去搶收,不管是誰種的,誰搶收了就歸誰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個也認為:“是啊,這樣把糧食打下來,可以增加我們魯國的糧食,而齊國的軍隊也搶不走麥子作軍糧,他們沒有糧食,自然也堅持不了多久。”盡管鄉中父老再三請求,宓子賤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過了一些日子,齊軍一來,把單父地區的小麥一搶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