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是因你而發生的
我們走入社會,走進職場,經曆失敗和挫折在所難免。我們不是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遇到那樣的麻煩,仿佛連仁慈的上帝都跟我們過不去,毫不客氣地對我們這樣的弱者說“不”。
深陷在一個個自己製造的、別人製造的、上帝製造的麻煩漩渦裏,我們不禁問:這是為什麼?但是,沒有人能告訴我們這是為什麼!和我們有關的麻煩,我們自己都想不清楚,別人又怎麼能明白?
按照中國佛學講究的因果關係分析麻煩,我們遇到的每個“惡果”,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切和我們現在有關的麻煩,都是我們以前的選擇結果。我們當初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時間,就已經注定現在要承受由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即使有些結果並不在我們的意料之內。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故事。約翰出差很久,著急回家與妻兒團聚,便開著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速行駛。行駛一段時間後,前麵出現幾輛車並排行駛,速度都差不多,把他死死地擋在後麵,這讓他很著急。經過觀察,他最後選擇緊跟在一輛載重卡車後麵,然後再伺機超過去。
載重卡車上裝滿貨物,貨物在車上搖搖欲墜。突然,約翰感覺眼前一黑,什麼都看不見了。原來,載重卡車上捆綁貨物的繩子鬆了,貨物掉下來重重地砸在約翰的車子上,瞬間就把他的車砸扁。
急著回家的約翰沒有回到家裏,而是被人送進醫院。經過醫生的搶救,他雖然保住一條命,但失去了健康的雙腿。他的後半生隻能在輪椅上度過了。
意外飛來的橫禍,改變了約翰的生活,也把他的精彩的人生畫卷徹底塗黑。為此,約翰想不通,他埋怨那個卡車司機,為什麼要違法超載?為什麼不用結實的繩子把貨物捆牢?有那麼多車輛行駛的高速公路上,貨物為什麼偏偏砸到自己而不是別人?為什麼?為什麼?約翰有太多的為什麼要問,可是沒有人能給他答案。他能做的,就是在輪椅上生悶氣,抱怨著。
約翰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最不幸的人。對他來說,上帝是在刻意捉弄他,給了他一個灰暗的人生,剝奪了他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於是,他整天地唉聲歎氣,甚至想到自殺。他實在接受不了上帝這樣的安排。
妻子發現約翰有自殺傾向,便請來當地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來到家裏。還沒等心理醫生說話,約翰一口氣問了心理醫生十幾個為什麼。心理醫生沒有正麵給出答案,隻是默默地聽著約翰抱怨。約翰抱怨完了,心理醫生才委婉地問他幾個問題。
醫生問:“是誰讓你選擇開車回家的?而沒有乘火車或者飛機?”
“是我。”
“是誰讓你選擇在那個時間段回家?晚一天回家不成嗎?”
“是我。朋友確實建議我多玩幾天,可是我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回家的路有那麼多條,是誰讓你選擇走這條路?這條路上車輛是最多的。”
“是我。因為走這條路回家的路程最短。”
“在高速公路上,明文規定兩車的距離是200米,是誰讓你選擇緊緊地跟在那輛車的後麵?並排行駛的有三輛車,又是誰讓你選擇跟著超載卡車後麵?”
約翰紅著臉,低著頭,若有所思地回答說:“依然是我。”
心理醫生繼續說道:“超載卡車的貨物沒有綁緊,貨物要墜落,不可能一點前兆都沒有,你作為成年人,肯定清楚貨物砸到自己的後果是什麼。繩子鬆了,車子向前行駛,貨物肯定要砸在緊跟在後麵的車上,這個結果誰都無法改變。如果沒有砸到你,也可能會砸到別人。貨物砸到你車子上的災難,是誰讓它發生的呢?如果你選擇在其他時間段走別的路,並與前後車輛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行駛,那麼即使那輛車的東西掉下來,也不會砸到你,對不對?所以,你剛才問我那麼多為什麼的答案,應該是什麼呢?是誰的選擇導致你後半生坐在輪椅上呢?”
約翰若有所思,身體不由自主地抖動著。
心理醫生繼續說道:“既然這些都是你的選擇,你就沒理由再抱怨什麼。世界上,每一秒鍾之內都有車禍發生,並剝奪了很多人的生命。你隻是千萬遭遇車禍人中的一個,而你失去的僅僅是兩條腿而已。世界上的殘疾人不隻你一個,他們當中有的人做出的成績都讓健全人汗顏。現在你又有兩個選擇,一是草率地結束一生,讓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更加痛苦;一個是笑對人生,繼續你的精彩生活,成為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的驕傲!”
既然自己遇到的不幸是自己的選擇,約翰就再也沒有勇氣抱怨了。他再一次選擇了重新麵對生活,加入殘疾人輪椅擊劍俱樂部練習擊劍,最後成為殘奧會輪椅擊劍冠軍。
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困難的事情恐怕就是做選擇了。可是我們還必須做選擇,簡單的有一日三餐吃什麼,約見什麼人,以什麼樣的心情去工作;大到做什麼樣的投資,選擇誰做自己的合夥人。一個選擇,不僅僅是對應著一個結果,而是N個,我們最期待的結果還不一定在內。
也許有人會說,我今天什麼選擇都不做。什麼選擇都不做也是一種選擇,與這個選擇對應的結果就是你明天不會有什麼收獲,沒有收獲也是一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