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4)(1 / 3)

於是,我們心安理得地把自己製訂實現目標的計劃擱置,既要忙於工作中煩瑣的雜事,還要朋友、同事一起閑聊、玩耍嬉戲,保持正常的社交關係。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知不覺地把自己向目標靠攏的行動計劃全都忘到腦後了。

身處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麵對很多事情,我們不是想得太少,而是想得太多,而且對與實現目標無關的東西、消極的東西、負麵的東西想得太多,最後讓這些東西逐漸積攢成山,足以壓垮自己。望著眼前臆想出來的高山,我們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跨越,於是便選擇退卻或者逃跑,或者幹脆趴下不動。

我們的父輩不成功,他們的價值取向很難對我們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又窮怕了,想贏怕輸,導致心態很容易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幹擾,盡管那些事情與我們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們總對自己說,最近工作上的事情特別多,什麼事情都得自己經手,一是沒時間,二是精力不夠,整天忙得手腳朝天,累得要癱瘓。等以後有時間了,我再好好學習,好好鍛煉自己也不遲。

我們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其實也是在騙自己。反思一下,我們說自己忙,確實是如此。要說沒時間,那是真的嗎?我們是不是每天在工作完成之後,便習慣性地泡在網上跟別人聊天、打牌或者看電視?是不是晚上和朋友出去吃飯,一頓飯吃幾個小時?是不是玩電腦遊戲一玩就玩到天亮?

事實上,我們幹什麼事情的時間都有,就是沒有真正實施計劃的時間。我們這樣做,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很滿足,而沒有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目前所在的這家公司、在這個社會、在這座城市、在你喜歡的行業是什麼位置,自己又想到什麼樣的位置上去?

我們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位置,就永遠找不到讓自己放心讓自己滿意的位子。

其實成功的人與沒有成功的人沒有什麼區別,隻是成功的人把自己想到的都做到了而已。他在與我們一起坐車的時間裏思考問題,他在我們聊天玩耍的時候學習,他在我們認為沒必要珍惜的幾分鍾裏為自己要實現的目標努力。就這樣,他成功了,我們沒成功。能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聰明的人,但一定是勤奮和刻苦的人!

社會上各種誘惑那麼多,我們容易找到各種理由和借口,讓自己接受自己的放縱,接受自己隨波逐流。對自己的不努力不上進,沒有任何反思和羞恥了,接受了,麻木了,正常了。

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連理想的工作都找不到了,自己已經被時代被社會淘汰出局了,想努力也來不及,才知道後悔,才感覺自己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是多麼的悲哀。然而,那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對從不以我們為驕傲的下一代說,“孩子,要努力,不要過老爸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太苦了”。但很多殘酷的事實提醒我們:望子成龍不如望己成龍!

在人生目標沒有實現之前,我們千萬別覺得自己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隨意浪費,什麼事情以後再做還來得及。一晃一年,兩年,三年……等我們三十五歲之後,精力不在,激情不在,有想法沒辦法,也隻能重複自己無比厭惡的日子,一眼就能把自己一輩子看穿!

我們年輕時這樣,年邁時必然會那樣!

8.蛻一層皮就獲得一次成長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已經把自己的硬殼脫掉,裸露出嬌嫩的身軀。

寄居蟹見狀,非常緊張地提醒道:“龍蝦,你犯什麼傻啊?怎麼能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放棄呢?沒有外殼,那些大魚會一口把你吃掉的!看看你現在弱不禁風的樣子,急流都能把你衝到岩石裏去,到那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道:“謝謝你的關心!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以此換來成長的空間。我們也隻有放棄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大更堅固的外殼。現在我們選擇麵對危險,隻是為了將來變得更強壯,更強大!”

寄居蟹聽罷,羞愧難當。它們因為害怕承擔風險,整天四處寄居躲藏,換來平庸的穩定和安全,卻從未想過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壯。龍蝦與自己的身價之所以有天壤之別,也可能是源於此吧!

因為自己天真幼稚,年少無知,我們在走入社會之前,都會有很多想當然的想法,認為社會和社會上的人,都應該誠實守信,遵規守紀,彼此尊重,平等相處,公平交易。但是在我們真的踏入社會後,發現社會竟然與自己期待的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我們的一切看起來都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不論是對的還是錯的。

即使對社會、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存在著很大的不適應,我們也不能因為自己的不適應而不斷地去尋找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環境。可以說,越是與我們理想中環境相符合,越是不利於我們的成長和成熟,越不利於我們判斷人和問題。

在社會這個大集合裏,大多數的我們都是微不足道的、沒有背景、沒有退路的小分子,因此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現實要求我們必須適應自己所在的環境,而且還要力爭與環境做到和諧統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毅力、堅忍力、分辨力、應變力等很多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