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3)(1 / 3)

甘地夫人看出善良醫生的意圖,上前阻止了醫生。隨後她來到兒子床邊,嚴肅而平靜地告訴兒子:“你要想徹底擺脫疾病帶給你的痛苦,就必須接受手術帶來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我們不期而遇,但你可以選擇用手術來解決。手術後肯定會導致你要承受幾天痛苦,但手術痛苦的代價是徹底擺脫疾病帶給你的痛苦。這兩種痛苦都發生在你的身上,誰也不能代替你受苦,因此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去應對,哭泣和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

手術前後,拉吉夫都沒有哭,也沒有喊,他堅強地忍受了這—切。

我們的問題,永遠是我們的問題,父母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不會幫我們一輩子。這就像甘地夫人說的那樣,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痛苦,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代替。我們能做的,就是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並積極采取應對的辦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隻要我們有夢想、有追求,並為自己的夢想和追求采取行動時,痛苦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麵對難以抗拒的誘惑,要忍受成功到來之前的寂寞,要接受人為和非人為的種種障礙,要為判斷、選擇失誤付出慘重的代價……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痛苦的。這些痛苦,遠遠大於我們小時候打針吃藥的肌膚之痛,孩童蹣跚學步時的頭破血流。

麵對如山似海般的痛苦,是消極地逃避還是勇敢地麵對,這將決定我們的人生是黯淡還是輝煌。這時候,一定要記住,我們之所以痛苦,那是我們獲得新生之前的陣痛,要坦然接受,微笑麵對。

微軟公司之所以由兩個人的作坊演變成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是因為在微軟公司的企業文化中,有重要一條就是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不斷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接受別人的責問和批評是痛苦的,但是所有微軟人都樂於接受,因為這是製造出優秀產品的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每個人、每個產品都不可能毫無瑕疵,必然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這是一種痛苦。如果微軟人不願意麵對這樣的痛苦,那將是微軟用戶的痛苦。失去客戶的痛苦,就是大於等於微軟人失去生命的痛苦。

微軟播放MP3音樂產品Zune上市之後,在微軟公司產品界麵設計的討論社區裏,研發人員就遭到全公司各個部門的否定,甚至是赤裸裸地批評。很多人毫不顧及設計者的情麵,說他們設計的東西與蘋果公司漂亮的ipod相比,簡直就像一塊醜陋的磚頭……

這對播放MP3音樂產品設計部門來說,是無比痛苦的,但是他們坦然接受了這種痛苦,微笑著接受大家提出的意見,不斷地改進,最終推出了近乎完美的產品。

我們追求成功、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會伴隨著自己想到的挫折和痛苦,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順利。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承認失敗和成功、幸福和痛苦是一對連體嬰兒,我們想得到其一,必得接受其二。

人生是一場麻煩不斷、困難不斷的漫長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我們處於主動、被動的大大小小的戰鬥從不間斷。有時候是我們給別人製造痛苦,有時候是別人給我們製造痛苦,總之痛苦不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隻要我們還活著。

6.身邊常備“責任”這劑良藥

生在現實而又勢利的社會,父弱家貧人窮的我們,心理普遍會變得敏感而又脆弱、自卑而又偏激。再加上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愛憎分明,往往導致我們喜歡一個人或者一個環境,無以複加;恨一個人或者一個環境,恨之入骨,恨得徹底。

這種愛與恨,無形中決定了我們很多選擇,包括選擇工作和朋友。

恨一個人還好說,不理他就是了。恨一個工作或者一個環境就比較麻煩,但是對於把尊嚴、麵子看得比天還大的我們來說,好像也沒什麼,隻要自己感覺憋屈,受不了委屈,大多會選擇收拾行李走人。此處不留爺,必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大爺去栽樹。

人生最大的樂趣,確實就是與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職場上,我們很難選擇誰做自己的同事,做的工作也未必是我們喜歡的。如果不喜歡就放棄的話,我們隻能選擇做一隻職場裏的鴕鳥,不停地跳槽,跳到最後連自己都討厭自己。

其實反思一下,我們從出生那天開始,就一直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不喜歡的環境裏生活或學習。比如,我們可能有粗暴愚昧的父母,有一個弱勢貧窮的家庭,身邊會有劣跡斑斑的同齡人,考進失望的學校,學自己討厭的專業……

這些我們都忍受了,為什麼就不能包容和接受工作中的老板和同事呢?

我們容易喜歡或者憎恨一個人,表麵上看這是我們的性格問題,其實是我們有無責任感的問題。

因為渴望無拘無束,憎恨背負壓力,我們最討厭的詞彙就是“責任”。我們習慣性地認為,有了責任就會失去自由,有了責任就會失去自我。不能自由、自我地活著,人生就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