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因為遭受不公正的批評而憂慮,請記住,這種不公正的批評通常是另一種恭維,是對你的成就的另一種認可。
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苛求自己
人生在世難免有曲折、坎坷,人生在世誰都希望出門遇貴人,在失意、落寞時得到別人的幫助、鼓勵和支持。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明白一切並不是別人所能掌控的,正所謂“勸皮勸不了心”。一切外力要想為自己所用,都還是要靠自己內化一下的。因此,當你在遇到打擊和失敗後,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調節,簡而言之,就是不要苛求自己。
成大事者可以追求完美,但如果過於苛求自己,承受挫折的心理則是無法調節的。
人在遭遇挫折時,往往會產生不良的情緒。情緒於人有兩大類:一類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情緒,如希望、歡樂、恬靜、好感等;另一類則是有損於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緒,如焦慮、憤怒、恐懼、沮喪、悲傷、不滿、憂鬱、絕望、過度緊張等。後者就是負性情緒、不良情緒,就是遭受挫折後產生的。如果負性情緒超過人體生理活動的調節範圍,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出現負性情緒的人,體內的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的狀態,會釋放大量的活性物質。大多數性情暴躁、負性情緒多的人,血膽固醇值也會增高。
強烈的挫折或重大的打擊會引起人過度驚恐或憂愁,焦慮、失望、暴怒等都能給生命帶來嚴重威脅。悲傷、氣憤、驚嚇過於突然或嚴重,常會使人受到刺激,導致憂鬱成疾甚至活活氣死。惡劣的心理狀態和強烈的不良情緒對人的大腦皮層會產生有害的刺激,會改變大腦對人體心髒的控製,甚至損害心肌功能、擾亂心律,從而危及生命。
正如心理學家所說,人在遭受挫折後,如果陷入負性情緒而不能自拔就等於自殺。所以,當你遭受挫折後為某種不公而憤憤不平時,不妨時時提醒自己:“我不要苛求自己”。沿著這樣的思路想下去,就會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去對自己加以苛責了。
要明白,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歡樂與幸福中,痛苦是正常的,能夠品嚐痛苦但不被痛苦壓垮的心靈才是真正健康的。歡樂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一個人要保持一種永恒的歡樂並不是因為一時的高興,那是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經曆了無數苦難都沒有被苦難傷害到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苦盡甘來的滋味。
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數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是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地活著?
例如盛錢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古代有這樣一隻陶器,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於是它成了貴重的古董。你願意做哪一種?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說明你成熟了。
一位未婚的先生來到一家婚姻介紹所,進入大門後,迎麵見到兩扇門。一扇門上寫著:美麗的;另一扇門上寫著:不太美麗的。於是他推開“美麗的”大門,迎麵又見到兩扇門。一扇門上寫著:年輕的;另一扇門上寫著:不太年輕的。他推開“年輕的”門,迎麵又見到兩扇門。一扇門上寫著:善良溫柔的;另一扇門上寫著:不太善良溫柔的。他推開“善良溫柔的”門,又見到兩扇門。一扇門上寫著:有錢的;另一扇門上寫著:不太有錢的。他推開了“有錢的”門……
就這樣一路走下去,他先後推開過美麗的、年輕的、善良溫柔的、有錢的、忠誠的、勤勞的、文化程度高的、健康的、具有幽默感的九道門。當他推開最後一道門時,隻見門上寫著一行字:你追求得過於完美了,這裏已經沒有再完美的了,請你到大街上找吧。原來他已經走到了婚姻介紹所的出口。
讀了這個故事後,不要以為它隻是講婚姻,其實更是在講一個人的追求。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過分地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事。其實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和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我們陷入完美的誤區,將會錯失良機,失去友情、愛情,失去快樂、幸福,失去自我。
“完美本是毒。”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如毒害心靈的藥餌。知足常樂才是可取的態度:一天結束時的疲勞和肌肉酸痛,那表示我有拚命工作的能力;有一堆衣服要洗,那表示我有衣服穿;老爸老媽在耳邊不停地嘮叨,說明他們喜歡我;愛人和你據理力爭,說明他(她)在乎你;孩子有不如意的時候,表明這是正常現象;購房要還房貸,說明我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想睡懶覺但得上班,說明我沒有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