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拜旦公爵有一個理念是,每個人都要學會追求卓越,這個卓越不是和別人比,而是與自己比,超越自我。因此他發起了奧林匹克運動,鼓勵公平、陽光、友誼地競爭,為成功者喝彩,為失敗者加油。實際上,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會發現,在自己的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人,他們寬容大度、大氣大量,心態平和陽光,這每每讓我們慚愧於自己的自私、狹隘,然後暗暗下定決心,勉勵自己,學會為別人的成功而叫好,真心地對他人的優點給予由衷的讚賞。因為你的努力隻為事業有成,隻為自己和親人朋友更加有意義地活著,而不是與別人比較功名大小,那又何必與別人較勁而耗費生命中有限的能量呢。
嫉妒是對成功者的一種不滿和憤恨。由於不滿於成功者的成功,於是對成功者心懷憤恨。由於對成功者心懷憤恨,於是對成功者的一切成績都予以詆毀,而真正的成功是無法詆毀的。嫉妒者於是把滿腔憤恨憋在心底,用陰暗的語言把這種憤恨化為傷害。
周佳人長得漂亮而且學習成績也特別好,尤其擅長演講,在學校舉行的演講比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
去年,市裏舉行全市中學生演講大賽,周佳所在的學校把她作為奪冠的第一競爭者,專門派人對她進行強化培訓和指導。周佳也是信心百倍,在備賽期間放棄了很多休息時間,以演講大賽為中心,進行反複演練和完善。
正式比賽的時候,第一場的初賽和第二場的半決賽周佳都發揮正常,成績穩居第一。在第三場隻剩三人的決賽中,周佳由於兩個小問題回答不準確而屈居第三。決賽完畢,緊接著是盛大的頒獎儀式,冠軍神采飛揚,亞軍、季軍緊緊拉著冠軍的手,表達著欽佩與祝賀。但回來後大家向周佳表示祝賀時,她卻說這不值得慶賀,本來拿金牌的應該是她,她說頒獎時真恨不得把冠、亞軍推下台。
當天晚上,周佳氣得連飯都沒有吃好。她責怪評委不公,問她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她認為那個冠軍做了手腳;她不認為獲得演講大賽的季軍是榮譽,對她而言反而是恥辱;她覺得對不起學校、對不起老師,她覺得自己在同學麵前抬不起頭來。她的媽媽說,這次演講大賽對周佳的負麵影響很大,她對學習不像以前那樣努力和上進了,以前的那種活潑和朝氣、那種陽光心態不知跑到哪裏去了,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吃飯時也不再有說有笑。
自己明明輸了,卻一個勁兒地抱怨對手,他們不是尋找自身的不足,不是尋找與對手間的差距,他們責怪的永遠是別人,這是一種心胸狹窄的表現,也是當今很多年輕人存在的心理缺陷。因為他們在備受關注的嗬護中長大,心中關注的唯有自己的感受。
嫉妒者的利器大概隻能是藏在黑暗中用以傷害別人的語言了。他無法把對成功者的傷害明朗化,所以,嫉妒很容易演化為陰謀。
麵對著比自己強的對手時,人一般有幾種態度:一種態度是咬著牙關迎頭趕上,奮力超過對手,然後用勝利者的姿態回眸一笑:“我完全可以超過你!”——這種態度值得讚揚。
一種態度是自甘認輸,退讓一邊,大聲鼓勵對手,然後以崇拜者的身份大聲喝彩:“你真是我們的驕傲!”——這種心態無可厚非。
一種態度是既無能力迎頭趕上,又不自甘認輸退讓一旁,而是滿懷著對成功者的怨恨和憤怒,躲在一旁嘀嘀咕咕地咒罵,甚至希望路上出現一塊石頭,絆倒那個他所嫉恨的成功者——這種態度值得警惕。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搏擊高手躊躇滿誌地去參加錦標賽,結果卻失敗了。憤憤不平的他去請教自己的師父,為什麼竟找不到對手的任何破綻。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要他在不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搏擊高手百思而不得其解,不知該如何解答。於是,師父在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比,原來那道線果然看起來變短了許多。師父總結道:“要戰勝你的對手,不能指望別人變‘短’,而是要使自己變‘長’。隻有你強於對方,你才能夠成為勝利者。”
這個故事對於嫉妒者而言應該是有很大的啟示作用的。如果把強者比喻為一道長線的話,麵對強者會有種種的態度:有的人千方百計想把這道線擦掉或者擦短;有的人則努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劃一道更長的線,以使那道長線在相比之下變短——嫉妒者就是那種千方百計想把長線擦掉的人。
而擦掉別人的成績,必須使自己成為一塊擦布。在擦掉別人的同時,嫉妒者也必然擦髒了自己。
卡耐基曾經說過:“從來沒有人會踢一條死狗,隻有當這隻狗越貴重時,踢他的人就越能獲得滿足。如果你被別人踢了,或者是被別人惡意批評了,請記住,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得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而這通常也意味著你已經有所成就,並且值得別人注意和妒忌。因此,對這種批評沒什麼好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