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保持快樂心境,人生將會變得富足(4)(1 / 2)

生活中不存在完美,任何的美都是相對的。維納斯是美的,她的斷臂使她的美成為殘缺的美,可誰又能說她不美呢?上帝總是公平的,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同時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所以,我們應該接受生活中的缺憾,而不要自尋痛苦和煩惱。

在這個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追求完美隻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我們不必苛求完美。我們要正確地協調自我,完全地掌握自我,對自己不去苛求,對別人也不去苛求,做一個擁有快樂和幸福的人。

有這樣一個童話,很能給人以啟示——有一個圓,被人劈去了一小部分,它感到很自卑。它想要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己,為此它到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塊碎片。因為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在尋找的時候,它滾得很緩慢。一路上,它與鮮花為伍,同昆蟲們交談,充分地享受到生活的快樂。它找到很多碎片,卻都不是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那塊,但它並不氣餒,繼續尋找著……終於有一天,它如願以償找到了那塊碎片,並且使自己重新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圓。然而,它滾動得太快了,以致錯過了花開的季節,忽略了蟲子的呢喃,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後來它意識到了這一點,毅然丟掉了那塊曆經千辛萬苦才找到的碎片。

美國作家哈羅德寫過一篇《你不必完美》的文章。在文中,他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因為在孩子麵前犯下了一個錯誤,他感到非常內疚。他思忖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從此被毀,怕孩子們不再愛戴他,所以他不願意主動認錯。在內心的煎熬下,他艱難地過著每一天。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主動給孩子們道了歉,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結果他驚喜地發現,孩子們比以前更愛他了。他由此發出感歎:人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往往那個經常會有些錯失的人是可愛的——沒有人期待你是聖人。

要知道,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完美的,完美主義者要尋找的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存在。完美主義者總是不願出現任何失誤,擔心因此而損害自己的名譽。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尋找的煩惱中度過,結果什麼事情也沒能做成。

王平是某公司的業務經理。他辦事極其認真,將所負責部門的經營得井井有條。但王平不快樂而且非常累,他太在乎員工們做得是否認真,是否完美了。很多時候,王平怕他們出錯怕得半夜睡不著覺,尤其是進行重大策劃時,下屬交上來的文件王平必須要仔細看過,確認無誤才簽字。有時甚至把工作搬來自己重做,做了一遍不放心,還得再做一遍才放心……王平感覺自己忒苦忒累。有時煩透了,真想一走了之。而醫生也告訴他,他的健康已亮起了紅燈。

客觀地講,完美主義者大多是出類拔萃的,他們會不斷發揮自己的智能並調動自己的潛能,使一些幻想成為現實。然而,若深層次探究王平的所作所為就可看出,完美主義者往往過度重視和渴望來自環境的讚美和認同,甚至為之上癮。為得到無休止的讚美和許可,他們拚命努力,以保持內心的平衡,滿足內心的需要,最終使自己成為功利的奴隸。

一個完美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一個可憐的人,他體會不到生活裏有所追求的、有所希冀的感覺。正因為完美,他也無法體會到當自己得到了一直追求的東西時那種喜悅的感覺。

其實,隻要客觀地看待人生與人性,學會建立自我界限,做事時本著“不求絕對完美,但求盡力而為”,就會從追求完美的壓力中徹底地解脫出來。所以,我們不必苛求完美。

傑出的科學家霍金是個全身癱瘓的殘疾人,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聽不到自己創作的歌曲,但他們的一生,卻是歡樂多於痛苦的一生。

要明白,人生宛若一支球隊,最優秀的球隊也會丟分,最差勁的球隊也有過輝煌的時刻,我們追求的目的,就是盡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於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