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結論語:“回家”是唯一的目的(1)(1 / 2)

自從我們有了異化的意識,有了與眾不同的意識,我們便踏上了迷途的苦旅。體體的小我從整體中脫離出來,用異樣的眼光將自我與誕生自我的背景或組織隔離,從此便踏上了一條漫長的孤寂的無助的苦苦求索之旅。許多人不知道有家,許多人知道有家,但不知道快樂老家,在何方,當然也有些高智商的人知道快樂老家在哪裏,但他卻是有家不能歸呀!

何時回家

人在迷途,不知有家;

人在迷途,知道有家;

人在迷途,有家不能歸。

錯誤的人生是一趟迷途者外去尋找的過程。

正確的人生是一趟清醒者回家找親人的過程。

人生有許多條道路,山道、水道、空中之道,隻有回家才能唯一的正道。

智慧不在發現人的異化人的自我意識,而在於將意識到的小我自己親自將之帶回家。你是你靈魂的指揮!

回家是一種宇宙命令!大雁無論春遊八百裏幾千裏乃至上萬裏,到一定時間都是要回家的。歸是它們心中最偉大的夢!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鳥都客死他鄉。

人呢?亦然!許多人,都客死他鄉,死不瞑目,死得遺憾。

隨蔣介石去了智者不少。麵對台灣海峽有多少想回家的人,多少次在節日時一個人悄悄的孑然佇立在大海邊叩首祈禱,希望有一天能死在家鄉的土地上,但現實卻是做不到。

真正的家鄉,還不是實指生我養我的快樂第家,而是虛指心靈家園。

心靈之家是今天談得很多卻又知道得最少的。我看了幾百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後,得出一個簡單的說法。所謂心靈完園就是道,就是天,就是整體,就是天人合“一”的“一”,就是“梵”,等等。用一句話說,就是找到絕對,二分性消失。所謂回歸心靈家園,就是水滴回到大海,星光回歸陽光。

條條大道通羅馬,回家的路也有萬千條。有靜坐式,有行動式,有冥想式,也契入式等,許多大師都為我們找到回家的路,走上回家的路提供了方向,方法和實修個案。

孔子是儒家的一個標誌性個案。他通過自強不息的立德、立言和立功,使他的靈魂走在淨化的歸途,最終在踐行仁禮中回到了人民群眾當中,回到所有人心。

老子、莊子更是找到了他們的心靈家園。佛陀、慧能等亦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們都是回家了的人。

古往今來,還是有許多回家了的人。現在,我們知道,回家就是生命跟天地跟組織跟家人跟相親相愛的人融為一體。所有野外的人,都是隻意謂到自我與背景的不同,而看不到自我是背景的產物。在生命與背景之中,主體是背景客體才是自我,大我是背景,小我才是異化的我。

人生修煉的過程就是將小我引向大我,駕照到大我的懷抱之中的過程。小我將真我從大我中隔離出來,這在本質上隻有一種幻覺,一個錯誤,一種膚淺,尋找智慧就是要找到如何擺平這種錯覺給每個人帶來的痛苦。

找來找去還是那句話——殺死小我,服務大我。

回家是一趟漫長的精神成長之旅

人有三種:

第一種:隨波逐流的平凡者——局限悲歡期;

第二種:反省醒悟的叛逆者——當下轉念期;

第三種:整體合一的回家者——大家信仰期。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上回家之路,第一種就不可能踏上回家之旅。因為他們內在的惡習已深,他們自從意識和欲望將自己與社會背景對立起來之後,就沒有能力去尋求融合和統一,他們隻可能在日常衝突中加劇他們對外界的矛盾,進一步惡化與外界的關係。當外力當環境之力對他們約束不力時,悲劇就產生了。

如惡人走了殺人越貨的死亡之路,平凡者走上了放縱惡習的厭世之路,有人成了妓女,有人成了其他危害他人的人。

一個人如果自己要破罐子破摔,要自我作賤自己,就算外界想救他,也是相當有難度的。對一般人來說幾乎是不可救的。

生活中有喝酒成癮者,整天酒不離手,任何人都勸不了,親朋好友想盡了辦法都無法阻止他,相反,他產生了逆反心理,於是沒幾年他就喝死了。中國每年喝酒直接喝死的不下萬人,更別說間接喝死的。

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能或為壞人惡人的當然隻是極少數。我們暫且不去管那些極少數,但對於這極大多數的平凡者能否回家,還是要過問的。

平庸平凡的人難道找不到回家的路嗎?

幾乎找不到。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局限,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有太多的繩子捆綁著,僅憑他們自身的能量是突破不了困局的,是無力打破疆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