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48:星期天
民國篇
我的星期日利用法
星期日又叫“來複日”“禮拜日”“日矅日”。大凡在各機關辦事的,到了這天照例應該休息的。別的機關我且不論,現在隻講學校,一到星期日,學生紛紛出校。看電影呀!看京劇呀!逛遊戲呀!既消耗金錢,又毀傷精神,甚至損失名譽,推原禍始,都是這“星期日”釀成的。之所以如此,都是不能利用它的緣故啊!人家到了這一天,總是去取樂消遣。我到了這一天,比較他人格外忙些。因為我要做以下事情:
(一)溫課——我受了六天的功課,應當把它整理一下。究竟對於這六天的功課懂了沒有?熟了沒有?如果有哪一課不懂的,要徹底地想一想,直到完全了解為止。要是再不能領悟,也隻得把這一段寫在筆記簿上。留待星期一上課,請問老師。如有哪一課不熟的,趁這時機,可以溫習。舊課既熟,就可以預備新課了,最要緊的,就是英文要默生字、算術要做演草等,勤懇地做去,經久就有“觸類旁通”之樂,自無疑難不解之苦了。古人說:“溫故而知新。”很是不錯的啊!
(二)記日記——在這六天當中,一定有很好的材料,給我記載。例如:我受了六天功課,有無心得?做了六天的事情,有無過失?應該反省一下,對的要更加勉勵,不對的要痛改前非。積了好久,可以做我一生的小史。
(三)訪問親友——我們在學校裏讀書,如有親友來看我,按照“禮尚往來”也應當回看他才是,但是在平常上課時不是沒有工夫的嗎?最好利用星期日去訪問親友,借以聯絡感情,既不荒廢學業,又可得觀摩之效。
(四)剃頭洗澡——我們在校,白日有功課,晚上有自修,好像沒有什麼餘暇的工夫來給我們剃頭洗澡。但是這兩件事是必要的,就是時間最經濟,也要兩小時。如果平時去剃頭洗澡,而耽誤這兩小時之功課,真是“得不償失”。不如利用星期日剃剃頭,洗洗澡,換換衣服,那是很好的。
(五)購買對象——在學生時代,一切無意義的裝飾品,是不應有的,但日用所必需也不可少。在尋常上課時,好像沒有什麼工夫去購買對象。最好把應買的東西,在星期六晚上一一開列出來。第二天便可照樣去買,既不荒廢學業,也不耽誤時間。
這是我利用星期日的方法,而且要奮勉以實行的。親愛的同學們!在學生時代,是最可愛的最快樂的。應當怎樣的自愛修養,才不辜負大好光陰,要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三複斯言”才好。
六年級 章又新
點評:這位小朋友很會安排時間,星期天過得真充實,最難得的是那時的小朋友有很大的自主性,自己安排時間,父母也基本上不強迫、也不用強迫孩子們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那時的小朋友對“訪問親友”特別重視,有不少作文裏都提到“訪友”的事情,很有人情味兒。
當代篇
我的星期天
每個人都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而我的星期天卻是煩惱的。因為一到星期天,爸爸媽媽就要我幫他們幹活。
又是一個星期天,媽媽一邊“噠噠噠”地踩著縫紉機,拚領帶兩端的尖頭,一邊對我說:“慧慧,作業做好了沒有?”
我說:“做好了。”
媽媽說:“快,快來,幫爸爸媽媽給領帶翻尖角。”
我說:“媽媽,我不想……”
我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媽媽打斷了,她說:“什麼不想,不想,快跟我來,不來我就揍你。”我隻好不情願地去幫爸爸媽媽給領帶翻尖角了。
我一邊幹活一邊想著:媽媽怎麼這樣,我寫過作業還沒玩過一分鍾,就要我幫她給領帶翻角。想到這裏,我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活兒,抱怨起來:“老是幹活幹活的,能不能讓我看看動畫片呀!”
“你就知道看電視。”
“你別以為看電視是壞事情,看電視還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