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微光忽隱忽現,十分神秘,哦!原來是螢火蟲在草叢裏飛來飛去,蟬也擔任起伴奏的工作。猛一抬頭,見到一顆流星劃過銀河。

夜靜得出奇,在這夏夜裏,真使人陶醉。

佚 名

點評:這篇作文寫得很有意境,很美,文筆雖然稚嫩,但是卻不矯揉造作,童趣味兒十足。我擔心以後要是被應試教育洗腦後,還能不能寫出這麼有感覺的作文!

主題47:早起

民國篇

早起的信號

在我的隔壁,是一爿打鐵鋪。

一年四季,不論風霜雨雪,每天絕早,便傳來了一片叮叮當當的打鐵聲。

在熱天,並不覺得它怎樣,可是在冬天,貪睡的我,還不願離開溫暖的被窩,叮當聲這樣喧耳,使人不能安睡一回。

“真討厭!”有一次我在床上怨艾。

“有什麼討厭呢?我隻覺得清脆好聽,宛如晨鍾,促人興奮。”哥哥一麵抹臉,一麵回答。

“又不是公雞。假使是公雞,我倒要效法古人,聞雞起舞。”我在辯解著。

“書呆子,有了雞聲的時候,你又要說沒有劍啦。”在泡開水的姊姊也插嘴說。

“不錯,如果祖逖生當現代,他會把打鐵聲當做雞聲,如果他住在南京路,來往電車的機聲就是雞聲;如果他的隔壁是棉胎店,彈花聲就是雞聲;如果是一個貧睡的假人,聽見炮聲也不會起來的。”

“還有,雞的啼叫不過在發散體熱,有在半夜也叫的,哪裏比得上打鐵聲的準時、響亮啊?”

“鐵要趁熱的時候打,人更要趁早的時候起來,如果人人像你這樣晚起,那麼,做事沒有效率,讀書沒有進步了。”

隨著哥哥姊姊的你一言、他一語,我已經起來了。

從此,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成了我早起的信號。

六年級 潘震輝

點評:現在,打鐵之聲早已遠去多時,小朋友每天大清早聽到的不是吵鬧的鬧鈴聲,就是父母掀被子的暴喝聲,要麼就是馬路上喧鬧的汽車聲。

當代篇

我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

以前,我每天早上都是媽媽叫我起床。到了六點半,我和媽媽的戰爭就開始了,媽媽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叫我起床,可是根本叫不起我,我依然無動於衷。沒辦法,媽媽就從床上拽我起來,或是打我的屁股。就這樣,連拽帶打我還要拖到快七點了才起床。起來後,還是迷迷糊糊的,坐在飯桌前一點兒胃口都沒有,還嫌媽媽做的飯不好吃,慢慢吞吞地扒上幾口飯就上學去了。媽媽老是嘮叨:“我早上的好心情都讓你破壞了,你什麼時候才能自己起床呢?”還經常說我:“晚上是英雄,早上是狗熊。”

媽媽的嘮叨實在是聽煩了,我就下定決心自己起床。媽媽說:“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七天”,那我就堅持一個星期,我就不信我堅持不下來。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就把鬧鍾調到五點半,把自己早上要穿的衣服都準備好放到床邊。起初幾天,我睡得太死,根本聽不到鬧鍾響,即使聽到了,我也把鬧鍾關掉照樣睡。我一看這樣不行,就把媽媽的手機借來,因為她的手機可以十分鍾提醒一次。還在旁邊放了一瓶水,起不來時就用水往臉上刺一下,之後立刻精神得要命。這個辦法果然管用,不到六點我就起來了,起來之後穿好了衣服就跑出去自己買早點,自己想吃什麼就買什麼,有時候還幫媽媽買早點呢。

現在我比媽媽都起得早,媽媽再也不用嘮叨了,而且還能享受到我的美味早餐。我覺得早起好處太多了,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增加食欲,同時由於時間充足,每天早上我還有半個小時的讀書時間。“一年四季在於晨”,同學們真的應該珍惜早上的時間,不能再睡懶覺了。

佚 名

點評:有不少小學生的作文裏都對媽媽的嘮叨很是抱怨,有的甚至用“煩死了”這三個字表達不滿,父母的話能讓孩子產生反感,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為人父母的真該換種方式和孩子溝通了,不然長此以往,等孩子年齡漸長,搞不好會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