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和哪些人坐在一起喝酒、吃茶、侃大山?
選擇魏晉,感受魏晉風度。和“竹林七賢”不一定要喝酒、吃茶、侃大山。可以肩並肩坐在馬車上沿著一個方向走著,走到無路可走,再換個方向繼續。也可以隻是躺著看天,等著被樹葉和秋風打敗。讓該來的客人不請自到。
14.你喜歡在什麼場合與朋友們見麵呢?酒館、茶館、飯館,抑或家中?說一說你的理由。
我喜歡朋友偶遇的場麵。我們的世界那麼的小,偶然相遇最是愜意。沒有什麼目的性,不談主題,想到什麼說什麼,說完也就各自回去。自由,舒適,暢快。我就曾在舊書市場、打折扣的書店、回家的途中遇見他們。分享淘書、購書或者什麼也沒買的喜悅。我一般不主動聯係朋友出來,有也是在德克士的白色塑料餐桌前和朋友喝黑色的常有小氣泡的可樂,談些不著邊的話。
15.你相信李白“鬥酒詩百篇”的說法嗎?你的酒量如何?有無酒後寫詩的體驗?
相信,李白說的我都相信,黃河之水天上來不是麼。
我的酒量很一般。同事說你要學著喝酒。其實,我不是不會喝酒。
沒有酒後寫詩的體驗。
16.在你的生命中,愛情占據怎樣的位置?
愛情在生命中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甚至我的詩歌和小說都要圍繞著它。它是生動的物,生動的美。它是注定要被讚美、被疼愛和被傷害的。
17.莊子有篇文章叫《齊物論》,論及物我關係時,他是這麼說的:“物物而不物於物。”請問:你對莊子的這一說法是如何理解的呢?
這是物的工具說。比較起來,我更喜歡海德格爾提及的物的自在的氣質。物我,該是平等和諧的關係。
18.你讀西方同時代作家的作品嗎?他們中哪些人被你引為同道?
最近在讀德國70後的作品。比如《紅桃J-—德語新小說選》、《夏屋,以後》等。還有反複閱讀的《焦灼的土地——以色列短篇小說選》、《綠蔭山強盜》等短篇小說集。這裏簡單談及《夏屋,以後》。這書是翻著看的,挑漂亮的篇目先看,先挑了《颶風》,因為我這常有台風。作者尤迪特·海爾曼確實是有意思的人,可能跟她個人的職業以及職業背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生活有關,“年輕,從事藝術,其現實和感情生活都處在一種不定的莫名狀態”。她的小說很貼近這個時代,小說中的人物大多猶疑,不善與人打交道,過著主題為失敗的生活。整本書就是一放大的孤獨之書。《颶風》開頭的那個遊戲很吸引人,遊戲就叫“自己——這麼——想象——一種——生活”,通篇故事漫著憂傷的氣息,想來是女作者的緣故。外界評她,“海爾曼善於將庸常乏味和徒勞無謂化為詩,化為藝術,傳遞出來自失意世界的信息。”單此這點,就很讓我欣賞,並且學習。我想,我們是同路的。往藝術的大道上,沒什麼隔閡與距離。
19.你在美食方麵的造詣如何?你的飲食習慣對你的詩歌創作有些什麼影響?
美食方麵無半點造詣,就像賞花的人,我是單純的食家。不過,我會買來食譜學習烹飪煮食的,我有的是耐心。我不提倡素食主義,但天生素食。飲食習慣和詩歌創作的傾向上,都是和人的品性有關。
20.讀你的詩,我感覺你是一個好靜的人,是嗎?
是,非常好靜的人。或者說,慵懶,遁世,曬太陽的人。慵懶到懶得言語,懶得露麵,懶得要生長。將室內的椅子挪到陽台上,坐享懶洋洋的陽光。我是個選擇睡蓮的生活方式的人。讓事物緩慢下來,一切好似閑庭信步般。
21.同為物主義詩人,請問你如何評價物主義的寫作在當下詩歌格局中的表現?
物,自在自得。借用羅伯·格裏耶《橡皮》裏的一句:這些房子的外表樸素嚴肅,都是用紅色小磚頭精工砌成,給人的印象是陰暗、結實、單調、耐心。
22.最後,我們輕鬆一下吧:如果你突然拿到一筆巨款,不允許拒絕,對這麼一筆巨款,你將會作何處理?
花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