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陝西網絡文學進程研究(2 / 3)

這是在全國範圍內,最早的高質量的關於網絡文學的研討會,百餘家網站和報刊轉發了會議消息。

“中國散文網”的論壇和博客中,每天都有數十篇正兒八經的文學創作貼出來。2007年6月,由散文研究所和網站編選的“紫香槐博客散文叢書”正式出版,收入了《文海長吟》《當下最美》《龜兔賽跑》《花兒日記》《水印》《春天圖話》《紅塵心語》等7冊網絡文學作品。這是全國出版發行的首套嚴格意義上的博客散文叢書,每篇文章後邊都附著網絡讀者當時的原汁原味的跟帖評論,具有版本學上的開創價值。

後來,“紫香槐散文叢書”陸續出版了幾十本,形成一個有影響的品牌。

2007年11月,陝西省作家協會剛換屆的第五屆主席團決定成立9個專業委員會,其中就有“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由省作協秘書長王芳聞與“中國散文網”總編陳長吟擔任主任。

作協是官方的文學領導和組織機構,一向處事慎重,而陝西作協成立“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在全國作協係統是率先的,表示了一種關注和支持網絡文學的態度。

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的委員,來自全省10多家文學網站,有“中國西部文化網”、“中國散文網”、“陝西青年文學網”、“西安之子網”、“賈平凹之友網”、“龍鳳文化網”、“白鹿書院網”等。

陝西作協此舉,引起全國媒體的注意,2008年4月,上海電視台的“大聲說”節目,做了一期“網絡文學作者該不該加入作協”的辨論話題,邀請的嘉賓有“巴蜀鬼才”魏明倫,李敖的女兒李文,網絡寫手慕容雪村,還邀請陝西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派代表,於是陳長吟與李春平前去出席並發言。

後來,中國作協也把吸收網絡文學作者入會寫進章程。

陝西作協的網絡文學委員會成立伊始,便籌建開辦“陝西作家網”,經過一年半時間的工作,2009年6月27日,舉辦了“陝西作家網開通暨陝西網絡文學研討會”,中國作協的“中國作家網”總編胡殷紅專程來西安出席會議,並發言表示祝賀。賈平凹主席在致辭中說:“文學有其永恒的精神力量和閱讀快感,但傳播手段卻是不斷變化的。網絡是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勢必會給文學局麵帶來極大的改觀,我們欣喜地迎接這種發展和變化。陝西這塊土地,曆來是厚重大氣、豐富多彩的。在它的傳統氣象中,從不拒絕新鮮事物和新生力量的滲透與充實。漢唐時期,長安城裏各色人等,各種文化接踵而來,先進的科技文明激發了古地民眾的改革熱情,演化出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曆史圖景。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同樣會履新求變,再創輝煌。據我了解,陝西有不少衝浪於網絡的年輕作家,他們以積極進取的姿態和帶著青春銳氣的作品,刷新著陝西文學陣營的麵貌。現在,上網寫作和閱讀的人數越來越多,年齡範圍也越來越寬廣。網絡文學的迅速發展,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陝西作家網’是一個新的平台,是文學愛好者學習和交流的場地,是作協與會員之間勾通的橋梁,是陝西文學的展覽館和資料庫,希望大家來關心它,支持它,共同維護這塊三秦大地上的網絡綠地。”雷濤書記寄語陝西文學網站:“眾所周知,網絡文學是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大背景下,順應世界文化發展規律和我國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新興文學載體和表現形式。這種形式以快捷和豐富多彩以及鮮明的個性化為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尤其是青年作者的喜愛。這幾年的運行實踐已經或正在證明,網絡作家顯示著文學創作隊伍的排頭兵和急先鋒的作用。網絡作家隊伍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創作水準,它必將成為文學大軍中的儲備庫,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和組成部分。陝西文學網站的建立,標誌著陝西文學事業有了新的更廣闊的天地與平台,也使網絡作家們有了新的用武之地。無論如何,我們不可輕視和低估這一支隊伍的力量和作用。文學網站應該通過活動促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學活動、營造氣氛,增加親和力和向心力。以此促進全省整個文學創作的大發展、大繁榮。”接著,數十位文學網站的負責人和網絡文學作家代表發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