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本詞見月抒懷,將明月設置在各個不同的環境而寄慨。首次出現,是大雁匿跡,鍾鼓聲歇,街喧聲止之後,用了一個“放”字,詞趣意趣甚佳。望月必然思歸,故有“念鄉關”句,上片結處以身化仙鶴的典故過渡到換頭的蓬壺仙境,這是鬧景,與前頭靜景相襯,但爛柯、櫻桃又令人戒懼。下麵“勸清光”二句,先著讚曰:“句意警拔,多由於拗峭,然須煉之精純,殆不失於生硬……妙語獨立,各不相假借,正不必舉全詞,即此數語,可使長留數公天地間”(《詞潔》)。歇拍寫人間換譜,托意深微,抒發了故國山河之痛,悲鬱蒼涼。
賀新郎
夢冷黃金屋,歎秦箏斜鴻陣裏,素弦塵撲。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正過雨、荊桃如菽。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台、湧起彈棋局①。消瘦影,嫌明燭。鴛樓碎瀉東西玉②,問芳蹤、何時再展?翠釵難卜。待把宮眉橫雲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妝束。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注釋”①彈棋:彈棋秤的形狀中間突起,周圍低平。②東西玉:酒器名。
“譯文”夢中的黃金屋已然淒冷,可歎秦箏上斜排的弦柱似雁陣飛行,潔白的箏弦為灰塵覆蒙。她化作嬌鶯飛回去,還能辨認出紗窗舊日的綠色青蔥。窗外正吹過細雨濛濛,櫻桃如紅豆圓潤晶瑩。這相思愁恨難以平靜,君可知情?它就像瓊玉棋秤,彈棋局起伏不定。孤燈相伴映出我消瘦的身影,總嫌那燭光太明。鴛鴦樓上碰杯飲酒,玉杯碰碎美酒傾。試問她的芳蹤,何時再能相逢?實在難以尋頭簪翠釵的麗影。欲把宮眉畫成纖雲式樣,生綃的畫幅描上她的秀容,隻怕不是時興的新妝。歌舞的彩扇、牙板如今都在,隻恨無人,能將大宋隆盛的樂曲聽懂。空虛地掩袖拭淚,獨倚著翠竹寂寞寒冷!
“賞析”本詞借一位美人表達自己的亡國之恨,構思巧妙,辭意深曲。上片首句以“黃金屋”暗點女主人公的身份、經曆,接著寫室內器物,抓住秦箏素弦,以抒發身世不幸之感。又以棋秤起伏比喻心中難平之恨,同時又借用“人生一盤棋”之意,寄不盡的滄桑悲慨。換頭句寫酒瀉玉碎,似有覆亡之意,接著表達了對伊人芳蹤的熱切關注,末因“無人解聽開元曲”的失望,故唯有潔身自好,表達了遺老孤臣幽獨悲鬱的情懷。
女冠子
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①。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②,但夢裏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③,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注釋”①琉璃:指燈。②灺(xiè):殘餘的燭灰。③銀粉砑(yà):光潔的銀粉紙。砑,光潔。
“譯文”蕙蘭花多麼芳香嗬!雪後的晴空,輝映著池沼館閣猶如畫景風光。春風飛蕩,吹到酒樓歌館之上,一片笙管簫笛的樂音繁響,琉璃燈盞放射光芒。而今燈盞冷落,胡亂懸掛。再不是昔日士女雜遝,彩燈映紅了塵埃迷天漫地,遮暗了明月光華,那時的元宵盛況已化作消逝的煙霞。更何況近年來,心灰意冷,懶散疲乏,害怕跟頭簪鬧蛾的女娃們爭耍。夜晚的江城人聲悄寂,初更的更聲打罷。請問誰知道,如何再向天公借回大宋昔日的繁華?我將殘燭的灰燼剔下。隻在夢境裏隱隱約約,看見了熙攘的彩車裏揮動著傳情的羅帕。我鋪開精美的吳箋,用閃爍的銀粉磨壓,想把故鄉的元宵風景記下,寫成一筆閑情漫話。我笑那鄰家梳著綠鬟的姑娘,竟憑倚窗欄還在唱著“夕陽西下”!
“賞析”本篇為元夕感懷之作。元夜賞燈,是古時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正月為一年之首,元夕又是月亮第一次滿圓,人們以此象征團圓美滿,吉祥如意。但當江水易主,故園難回的年代,在元宵佳節,人們的感喟難免異於尋常。本詞與李清照及劉辰翁的《永遇樂》詞題旨相似,寫得也是情韻兼勝,沉痛感人。上片今昔對比,“而今”二字,忽然一轉,“有水逝雲卷,風馳電掣之妙”(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下片“問繁華”一句,直截有力,末以鄰女猶唱作無言的苦笑,倍覺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