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北魏之行(2 / 2)

沒幾日,連涼城的城主都知道了城裏來了個有錢人,姓莫,是位年輕的老爺,因為愛妻受不得天穆的潮濕,搬來了涼城定居,如今正在城中大肆購買好地段,打算建造府邸。

這個富商大方得很,賣家說多少便是多少,從來不講價錢。目前這位富商正住在城北的一座宅子裏,就等建好府邸再搬過去。這種有錢人城主自是不能放過。城主是擁護劉湉的人,現在的劉湉,最缺的就是銀子打點上下,好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城主決定找個好日子去拜訪這位遠道而來的富商,看能否收歸旗下。

八月有個極好的日子,那邊是十五。聽聞天穆將此日稱作中秋,城主思量頗久,最終還是決定這日請莫家一家前來參加賞菊宴。

請帖早就送過去了,中秋也到了。兩家早就做好了準備,總算盼到了今日。

“莫老爺這邊請。”一名婢女將人引到城主府的後花園便離去了。

城主見到來人,不免有些失望,是個極為年輕的男子,約莫二十上下,恐怕隻是仗著家裏的先輩留下來的錢財罷了。到底是一城之主,麵上還是不曾顯露半分,客客氣氣地將人引入席。

“聽聞莫公子一家從天穆遠道而來,隻是本官向來事務繁多,一直未曾拜訪,今日趁此良辰美景,一盡地主之誼。”

“大人哪裏的話,我也是生意忙啊。況且內子身子不好,我不放心,一直沒來拜訪,還請恕罪。”

兩人就著這場麵話喝了半壺酒,眼看著就要冷場了,城主決定賭一把,保不齊這個小子有足夠的錢財呢。

“不知莫公子可有打算在這裏做些營生?”

“實話不相瞞,我在天穆有些許產業,祖上都是買賣糧食的,銀子向來不缺,況且涼城還過於荒涼,恐怕不便在此發展。隻是為了內子,以後恐怕要定居於此。我也正要打算在涼城做些什麼,不知大人可有推薦?”

“莫公子有所不知,涼城雖然偏僻,可是這涼城外的森林草地卻是無價之寶。若是能夠在此買下一塊地,專門做些皮草和藥材的生意,倒是個好選擇。隻是這銀子,恐怕不是個小數目。”

長安一行人本來就是要釣這條大魚的,現在城主都餓了,自然是隨時準備餌食了。

“誒~銀子不是問題。我家世代行商,別的沒有,銀子和糧食卻是從來不會少的。這十萬兩可夠?”

這話一出,城主便知此人是個不缺錢的主,至於能不能收歸帳下,就要時間來考察了。畢竟為了給夫人養病來涼城這個借口也太扯了。

兩人交互了各自想要的信息,繼續把酒言歡。一個晚上很快就過去了。等到宴會結束,兩個人都喝得東歪西倒了。

與此同時,長安在家接到了來自蕭墨琰的信件。信封上書四個大字:卿卿親啟。長安很是無奈,深覺當初年少無知的蕭墨琰是多麼的正常。然而當了幾年的昏君之後,蕭墨琰的畫風有多麼的歪曲。

洋洋灑灑幾頁紙,大概就是賣弄了一下蕭墨琰又多麼思念長安,經常睹物思人,朕都瘦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念朕啊?千萬要保重身體啊,不然朕要心疼死。快點把事情辦好便回來吧。對了,朕還給你寄了大衣,聽說北方那個荒涼之地很冷,長安不要凍著了。馬上就要中秋了,朕好想你啊,什麼時候回來啊!

三句不離思念之情,幾頁紙的心思,長安並沒有感受到,隻是覺得蕭墨琰過於急功近利。這邊還沒有開始正式布局,蕭墨琰便希望自己回去了。於是長安提筆回信,寥寥幾字,大概交代了一下這邊的情況,暗暗責備蕭墨琰應該平心靜氣,切莫急功近利。至於蕭墨琰想要看到的思念之語則一句也沒有。

待蕭墨琰拿到回信的時候,整個人臉色都是黑的。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朝中幾個大臣便無辜被罵了。

這些日子,莫殺便專心的經營生意。並非長安等人不想進一步進行計劃,隻是城主並沒有相信他們,獲取信任的事情並非一朝一夕能辦到的事情,隻能徐徐圖之。

一轉眼一個多月又過去,北魏的生意也正式步入了正軌,充分向城主展現了自家雄厚的財力。即使他日城主並沒有重用自己,也可憑經濟優勢逐步侵入北魏,徹底瓦解北魏。隻是這個辦法耗時過多,損傷也太過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