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見證的死亡會有許多,每個人都可以講出許多這樣的經驗。我還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在我所在的北京第十九中學,一天中午,我們幾個同學吃完午飯正在學校的大門前聊天,一輛旁邊的北京第三運輸公司的拖鬥大卡車正要開進大門。突然,後拖鬥在轉身時撞到了大門的柱子,柱子倒下來,當時就有兩個小孩壓在了下麵。我們跑過去,看到了那慘不忍睹的一幕,還有司機那張慘白的臉。兩個人當然當場就死了,他們都是我們的老師的孩子。那時是我第一次那麼近地麵對死亡,我所感到的恐懼和茫然今天也不知如何描述。當時還被來調查的警察叫住問了我們情況。我們敘述的未必完整,但那種驚怵的感覺,卻不會忘記。兩個我們在學校院子裏常見的孩子,竟然在幾乎一秒鍾之內和我們天人永隔,不能不讓人感到生命的無常。其實死亡離我們自己也非常近,生命的這種沒有方向、沒有道理的選擇其實隨時可能被我們自己遇到。這件事讓作為一個少年的我開始懂得敬畏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這種敬畏不是信仰,但隻是一種無奈的領悟。
還有一次是我研究生畢業之後的事,那時我留校任教,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第二年,一個學生自己在青龍橋附近的水中遊泳,但那裏接近一座大壩,水流非常急。他不小心卷入激流,被卷在大壩之中,當時就死了。我們負責給他辦理喪事,大家都覺得非常難過。一些學生還非常氣憤,似乎有抱怨學校管理不力的意味。那時侯是學生非常活躍的時期,對於一切問題都有要反思和追問的鬥誌。但事情發生時正是假期,學校也負不了什麼責任。但學生們在遺體告別時還是打出了一個“還我××”的橫幅。但這又有什麼用呢?人是無緣無故地死掉了。憤怒也最終沒有什麼依托。青春的生命的死亡也就是一種無奈。他的家長的痛苦其實說不出來。一個兒子好端端考上名牌大學,就這樣死了,的確是情何以堪。但其實學生們難過了幾天之後,生活仍然按原來的軌道繼續下去。死亡不會觸動得太久,因為我們最後都要經曆這一切。但這種偶然仍然無法讓人輕鬆。
其實,這些偶然死者可能是昨夜星辰,曾經閃亮過一下就無緣無故地熄滅了。我們自己的生命也這樣脆弱,也最終有熄滅的一天。但那無緣無故的一切仍然會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真切隱喻。
溫州:對一個城市的想象
我與一個城市
溫州與我有什麼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