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人家文化人都題詩,所以你要寫也得寫點兒這樣的啊。說實話,我以前也幹過這事兒,我們台二樓廁所的牆上就是我題的詩: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黃歡,到此一遊。
最牛的班規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也有學校的規矩。上學的時候,不管你是小學中學大學,都要先發一本學生守則。有的學校甚至要求背誦。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改變了,校規班規也在慢慢地發生著變化。就拿中學生談戀愛為例。90年代初,校規有這麼一條:禁止談戀愛。效果怎麼樣那個年代的人都心知肚明。所以過了10年,關於這條校規又加了倆字:禁止在公共場所談戀愛。
就是說,找個沒人地方你愛咋咋地。這就叫與時俱進。
到現在,關於禁止談戀愛的規定就放得更寬了,現在的校規都是這麼寫的:“禁止在公共場所有過激行為”、“禁止讓未成年少女懷孕”。還有個更可怕的,“禁止和異性,包括同性過分親密接觸”……
這兩天在網絡上有個“最牛大學班規”。說有一個大學的班長很負責,寫了一個班規讓大家夥兒去遵守,但是這個班規非常有創意,比方說,“班級男生不準穿過分暴露的乞丐褲,尤其不能露出膝蓋骨等大麵積部位”、“班級女生不能穿超短迷你裙與黑色蕾絲襪”,否則“以勾引班長論處”、“不準私下八卦班長私事,否則班長就把你變成八卦”、“睡前請默念班長最帥這一鐵一般的事實”等等。
其實給我第一個感覺是,唉,現在這些孩子都挺幽默的。但是很多專家學者不這麼認為。他們紛紛慨歎現在的學生幹部不著調,有的甚至批評他們官僚,您看這篇來自新華網的評論,我就覺得很沒必要,他是這麼說的,我摘抄幾句啊:
“讀完新聞首先感覺很困惑,為什麼要以勾引班長論處,而不是勾引異性論處?難道有了班長這個名頭,全班人都想勾引他嗎?
在許多人眼裏,恰恰隻有“當官兒”才能體現自己的能力,隻有“當官兒”才能獲得尊重。然而,社會上需要那些學術一般、滿身官氣的“小官僚”嗎?用人單位需要一個剛剛走入社會的學生來當“幹部”嗎?而話說回來,又是誰把好好的學生變成“小官僚”呢?一句‘以勾引班長論處’背後,真正應該反思的,不僅僅是那個班長……”
當我看到這篇評論的時候,我第一個感覺,這是不是我爸寫的?每個人的爸爸都是個保守派……
我覺得這些學者沒必要這麼上綱上線,你們主要是不了解我們90後。在中國有種修辭叫誇張,比方說累死我了,其實你沒有死。這是我們90後一種個性張揚的表現。我們90後就愛這麼說話……
(大銘你是90後麼?我1890後,怎麼著吧!)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把這些班規看成學生心態變化的洪水猛獸,而是應該從中看到現在學生的一些生活變化,然後加以正確引導。
比方說,以前有個學校定了一規矩,說情侶不準在食堂裏坐大腿上喂飯。外人看到之後覺得納悶啊,這是什麼校規啊,但是這恰恰反映了學校裏的一些真實現象,把這個直白地說出來,有利於直接刺激那些有過類似行為的人。你看看大學食堂裏麵那些互相喂飯的情侶們,難道你們生活不能自理麼?你讓我們旁邊這幫自己喂自己的純牌兒屌絲情何以堪!
在2011年的時候,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也爆出一係列超級怪異的班規,比方說不要發展地下情,應該主動向班委彙報,領取情侶證書,並派發喜糖,如有地下情沒及時彙報,要接受懲罰(把追求過程向全班彙報)。
為了促進班級凝聚力,增強男女同學的感情,鼓勵男女混搭一起吃飯,每月至少10次。還有一條非常重口味,規定“男生不許在宿舍裸奔”。班長表示,這條是為了避免女生到訪男生宿舍時引起不必要的尷尬。
這個我覺得很具有現實意義。我們上大學那會,有的男生不願意去浴池洗澡,嫌麻煩。幹脆直接在宿舍樓裏的水房拿個盆就解決了,等出來的時候偶爾就會碰到到訪的女生,結果自己身上沒穿衣服,手裏就一盆,擋上麵還是擋下麵便成了人生中最糾結的問題。
咱們再回到這剛剛火爆網絡的最牛大學班規,其中這一條女生穿性感服飾的約束,咱不說該不該管,但是也確實反映了一個現象:現在的女生,受社會潮流影響,越來越成熟化,和她們的年齡越來越不匹配。別說大學了,中學生就開始染頭發,打耳洞,穿性感小裙子黑絲襪了。導致我們這些沒有定力的男同學上課的時候都不知道該看哪。
我記得很早之前就有過關於女生穿著暴露的爭議,說在石家莊第25屆體育節上,中學生運動會入場儀式,有一個舉牌的高二女孩,為了吸引大家關注,穿著性感服裝,尤其是超級無敵短的熱褲,還有那讓人浮想聯翩的黑色絲襪,還是吊帶的。給人第一感覺,這個學校太有情趣了,我估計明年這學校的入學率起碼翻一倍。
在這裏,我要深深地對這位高二小美女身後方陣的爺們兒說一聲,你們才是真爺們,這種情況之下還能整齊劃一走直道兒,不去參加國慶閱兵簡直太浪費了。要是我早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