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點顯擺地講完了這個故事,自己也受了些感動。可爸爸媽媽就不一樣了,他們倆聽完之後相視而笑,滿眼都是感動,都是對那位老母親的讚歎。我那時並沒有領悟出父母和那位母親心靈上的契合,而在我離家求學,半年後又回家的那一刻,我好像是懂了一點。
記得剛從車站回家,已經是夜裏八九點鍾了,父母做好了一桌菜等著我。可爸爸突然發現少了一樣我最喜歡的菜,就趕緊穿衣服要去買。天黑了,大冬天又冷,這麼晚上哪兒去買啊,我攔下了爸爸。可平時那麼關心爸爸的媽媽卻還一個勁兒讓爸爸去,又說了一個比較遠的店名。我硬是給攔下來了,我說明天再吃,他才停下了。也許有些朋友會說這是溺愛,我仔細想了想,這不是。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那可是一種愛的教化,一種溫情的感化。所以我總覺得我對家、對父母有一種依賴,一種特別的、心的依賴。因而,我更加地珍惜和明白這份溫情。在接下來的假期裏,我繼續享受和維護著這份溫情,我給爸爸媽媽泡茶、做飯,和他們聊天,我想更多地記住每一個片斷和場景。
想了這麼多,暈暈地開始困了。不過最後還是想告訴我的朋友們一聲,在外求學、工作的日子裏,你隻要把家和父母放在心中最溫暖的地方,不管多累、多難過,隻要一想起他們,你就會發現溫情會像空氣一樣彌漫開來,暖得你暈暈的、美美的。記住,親情無限啊。
隻要一想起他們,你就會發現溫情會像空氣一樣彌漫開來,暖得你暈暈的、美美的。被這樣的感覺包圍,你就會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