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不知不覺在絲絲寒氣中迎來了北京的春天,感覺還不錯。不過4月的這幾天又感受了北京的風:勁兒可真大,一出門原本收拾得整整齊齊的一身馬上被吹得零亂不堪了。還好,這時的風不同於北京冬日的風,那樣毫不留情,那般不可理喻。一股股暖暖的夾雜著楊樹、迎春花香味的風吹到臉上,吹得人心情好像那陽光一樣明媚起來。樹綠了,花也開了,細想想離開家已經有一個多月了,白天忙忙碌碌地穿梭於校園,還好晚上總是有一段屬於我的最溫馨的時光。
晚上熄燈前躺在寢室裏,忽然覺得好像忘了什麼事情似的。對了,看相冊,那是一本從家裏帶來的、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我必看的相冊。相冊封麵上有爸爸給我的留言:“送給我親愛的女兒:願這裏留下你青春美麗的身影,記錄下你燦爛多彩的年華。希望我心愛的女兒一生快樂健康!——老爸於2006年8月”。這本相冊可是爸爸媽媽精心為我準備的,爸爸在每一張照片下麵都加了標注,充滿著濃濃愛意的標注:“2002年8月愛女攝於……”或“愛女18歲生日留影”等等。相冊後半部分的照片,那是去年爸媽送我到北京時拍的。時間過得真快,現在看起來感覺好像才是不久以前的事呢。
每次看完照片都特別想家,這次也不例外。於是我就撥通了家裏的電話。都沒有絲毫的猶豫停頓,爸爸一開口就是一聲“閨女”,調兒拉得長長的。然後就是我和爸爸一起對著話筒一陣開心的笑。為著“閨女”這個稱呼,小姨和舅媽還笑話我爸,這麼大的女兒,現在誰還一口一個“閨女”地叫呢。麵對這樣的“嘲笑”,我和爸爸總是很默契地一唱一和,爸一喊“閨女”,我就甜甜地應上一聲“哎!”結果全家人大笑。這次也先和爸爸聊了一會兒學習什麼的,媽媽就很自然地搶了話筒,著急告訴我,注意增減衣服、蓋好被子,天氣預報說周三北京會小幅度降溫……我很聽話地一一應允了。我知道爸媽每天都會關注我這兒的天氣預報,一有個小動靜,就馬上通知我,比北京的天氣預報還及時呢。當然,我也暗暗地知道,我始終都在他們心中最溫暖的地方,怎麼會凍著呢。這不,打完電話後,寢室裏好像就有一陣溫暖彌漫開來了。
心裏暖暖的,可怎麼也睡不著了。想到以前學校離家很近,一直都沒有住過校,每天晚上放學回家都要和爸媽聊上一會兒。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在吃餃子的時候無意間給他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一個很有味道的故事:故事是說一位慈祥的老母親在兒子回家之前做好了一桌餃子,餡兒都是兒子頂愛吃的。兒子多年在外打拚,很少回家,這次回來也隻是因公事逗留幾個小時而已。可母親很高興,忙手忙腳地一大早開始準備。餃子都擺上桌了,一個個圓圓的鼓鼓的,母親心裏可舒坦了,她仿佛都看到兒子狼吞虎咽的樣子了。可是她還是有些不放心,就先下了幾個嚐嚐好不好吃。一嚐,母親慌了,沒有昧兒啊,忘放鹽了。這可怎麼辦呢?兒子就要回來了呀。母親知道,即使沒有鹽,兒子蘸著醬油也會吃得津津有味的。可兒子就回來這麼一次,怎麼能讓他吃沒放鹽的餃子呢,而餃子都包好了。聰明的母親想了一個好主意,買來一個打針的注射器。兌好鹽水,一個個地把鹽水打了進去,這樣既沒有破壞已經包好的餃子,味兒也滲得均勻。等到兒子回來後,他吃到的就是最香的餃子了。看著兒子吃得很香,母親欣慰又得意地告訴了他這個小片段。兒子哽咽住了。這麼多年在外,吃過那麼多的飯,他自己從來不管是鹹了還是淡了,可是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像母親這樣關心過自己的口味啊。對著母親欣慰的笑,他吃掉了全部的餃子,他也明白該是找回被自己丟掉的親情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