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母親·豆·女兒(2 / 2)

一個星期了,我的水痘還不見好轉,水痘粒依然晶瑩透亮,甚至又多了點油光可鑒,沒有一絲退弱之勢。為了讓我盡快擺脫痛苦,以最佳的狀態投入考試,母親不知從哪裏弄來了偏方——黃豆燉豬腳。與其說這是治療的偏方,還不如說這是不得已的選擇,它的基本原理就是以毒攻毒。黃豆和豬腳在家鄉那邊叫做“發物”,生暗病的人是不可以吃的,要不然病情隻會被它們催發得越來越厲害。母親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把兩樣“發物”混合在一起“狠了心”讓我吃下。果然,次日,我水痘的長速就呈現出瘋狂之勢,昔日油光可鑒的水痘已變成顆顆“嬌鮮欲滴”的飽滿“露珠”,吹彈即破。瘋狂的長勢也帶來了極端的痛苦,燥熱和騷癢使我難受得坐立不安,寢食難眠,手也止不住地在身上亂撓,身上的痘被我撓破了,母親見勢隻好和父親按住我的雙手,以免我在臉上亂抓。他們心疼地不停對我說:“好孩子,忍忍吧,明天就好了,明天就好了。”這時,我分明看到了母親眼中的紅澀和濕潤。

煉獄般的一天終於頂過去了。很快的,在水痘長到頂峰後,當體內所有的毒素都發泄出來後,它便開始結痂愈合了,而我也最終在那年的夏天順利進入市重點中學。那時的感受和記憶至今都刻骨銘心,每當回憶起來心中不免發怵,我想那種折磨的滋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吧,當然更忘不了日夜伴我,陪我度過那段艱難時期的我的母親。至今見到黃豆心中總有種奇特的感覺,先是心中一陣發毛,轉念便回想起母親那時給我的堅強、勇氣和關愛,心中的溫暖便漸漸暈開,忍不住買來一些細細品味。

如今遠離家鄉,隻身一人來到北京求學,母親和我之間就如那高飛風箏的牽線,越來越長,越來越細,但是越細反而越能牽動敏感的神經,風箏每一次細微的顫動都能夠觸動那頭緊拽著的雙手。

從小生在南方長在南方的我早已習慣了連綿多雨,青山綠水,和風習習,初來北方一切頗感不適,這裏的氣候、食物對我而言都成為很大的問題,習慣了故鄉的水氣,習慣了故鄉的辣椒,這一切對我已不知不覺成為必需。而在這裏,可以接連幾個月不見一滴雨水,皮膚也常常因為幹燥而發生脫皮乃至是龜裂。咽炎、口腔潰瘍、便秘接踵而來,弄得我叫苦連天。還有這裏的大風沙,那是我以前想都不曾想到的。終於,因水土不服我病倒下來。電話那頭傳來的是母親溫暖的細語:

“好些了嗎?今天吃了點什麼呢?”

“辣子雞丁。”

“辣椒就不要再吃啦,嘴巴還是得忍一忍的,要不天天上火,口腔潰瘍不好受啊,多吃蔬菜和水果。今天還便秘嗎?”

“還是有點的。”

“牛奶還在喝嗎?”

“嗯,喝牛奶才覺得有力氣。”

“牛奶也不要喝了,那個太上火,換成豆漿好了,營養也很高,而且喝了不發胖。我和你爸爸在家買了個豆漿機,天天自己用黃豆榨新鮮豆漿喝,你爸爸每天喝幾大碗,便秘一下就好了。”

“嗯,那就不喝牛奶好了,上火渾身都難受,口腔潰瘍還便秘,還是豆漿好,價格也便宜。”

“行,那就喝豆漿,記得每天都要堅持喝,多喝點,不要心疼錢,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啊,一個人在外要好好愛護自己,吃好喝好,你啊,還是沒長大,不會照顧自己。

“嗯……”

在電話這頭的我早已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每天喝著手中的豆漿時,都會體味出更多的滋味,誰說這僅僅是一瓶濃濃的豆漿呢?

母親對我淡淡如水,但是正應了那句話。“抽刀斷水水更流”,母親對我的愛從來不曾斷絕過,總是那般連綿不絕,而且愈久篤濃,愈遠彌深。

這些就是我和母親之間關於豆的故事,或許這根本就不能稱之為故事,因為它們沒有曲折動人的情節,也沒有個性豐滿的人物,但是它們確在我和母親之間每天上演著,深深觸動著我的心房,所以它們的的確確是我和母親之間的故事,但也許它又不僅僅是我和母親間的故事,因為它們也很可能每天發生在千千萬萬如我和母親一樣的平凡母女之間,因為豆本就平常,愛本就平淡……

豆本就平常,愛本就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