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最愛舟舟的那個人走了(1 / 3)

◆文/千北

陪他好好活下去

1994年3月,43歲的武漢市機床廠廠醫張惠琴被確診患了乳腺癌。這一年,舟舟16歲。張惠琴在得知病情後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將這個孩子帶走,母子倆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舟舟是在愚人節這天出生的,患有21對染色體綜合征,也就是說,他永遠隻能有三四歲孩子的智力。他的弱智是寫在臉上的,他不認識鈔票的麵額,他不能理解生活中任何超過幼兒理解力的問題。

張惠琴從醫院回漢口家裏的路上,坐在公交車上不停地流淚,她在想她的舟舟。車上有位母親正在訓斥隻考了60分的孩子,張惠琴恨不得站起來告訴她:如果我的兒子能夠上學,哪怕他隻考一分,我都會感到欣慰。

張惠琴再也坐不住了,提前下了車。她沿著馬路走了很遠,終於在一家土產商店買到了兩瓶敵敵畏。她心裏一陣酸痛:舟舟,別怪媽媽狠心,是媽媽將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卻沒能帶來一個健康的你,隻給你和全家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現在媽媽不會再讓你受苦了。

精疲力盡地回到家,打開門,舟舟快樂而尖聲地叫著從屋子裏衝出來,像平時一樣對著張惠琴大喊一聲:“媽媽!”他彎腰在地上摸索了半天。終於確定了哪雙拖鞋是媽媽的,趕緊拉出來遞到站在門口發愣的媽媽腳下,示意媽媽趕緊換鞋。

張惠琴再也忍不住了,手裏的包丟到地上,一把抱住舟舟就哭了起來。

舟舟一邊掙脫媽媽,一邊著急地將手裏的可拚裝機器人舉高給媽媽看,他得意地說:“我拚的。”張惠琴心裏百感交集,無語而哽咽。這下舟舟意識到媽媽今天和平時不一樣,他伸出笨拙的手指在媽媽臉龐上拭過,突然有些緊張地辯解說:“我今天很幹淨,很聽話。”

張惠琴就是在這一刻決定:為了舟舟,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晚上,張惠琴的丈夫、武漢市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胡厚培回來了。他關切地問起妻子檢查的結果,這時張惠琴表現得異常鎮靜。她說:“我準備明天去省腫瘤醫院住院開刀,我一定要活下來,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

她住進省腫瘤醫院,住院時間很長。開刀做掃蕩式切除手術後,便是化療,將近半年時間裏,張惠琴沒有見到兒子,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織毛衣,拆掉自己最新的幾件毛衣,然後給舟舟織毛衣,心裏盤算著:這是舟舟18歲時穿的,這是舟舟20歲時穿的……

出院的那天回到家裏,兒子站在門口迎接她。舟舟似乎不認識媽媽了,就那樣定定地看著她,眼神非常陌生又帶著一種淒涼。這是張惠琴在每天隻會瘋玩隻會傻樂的兒子眼神裏從來沒看到過的,那是一種痛苦憂傷的表情。舟舟就那樣一直看著媽媽,張惠琴想了想,緩緩開始給兒子唱那首《世上隻有媽媽好》,在聽到第三遍的時候,舟舟突然咧開嘴笑了,他認出來了,認出來回來的這個消瘦、憔悴、留短發的女人,原來是媽媽。

他趕緊彎下腰到處找媽媽的拖鞋,然後塞到媽媽腳下,示意她趕緊換上。張惠琴緊緊摟住兒子,一切就像失而複得。從此,她很少與舟舟分開。

張惠琴教舟舟數數。從1到5學了兩年,他還記不全。教他係鞋帶用了兩年時間。但她不能放棄,堅持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教他。

她每天替舟舟換洗幹淨衣服。教他愛幹淨,講衛生,這樣是希望別人不至於太厭惡舟舟,會盡可能地接納他。家裏,她、丈夫和女兒都用頭天的剩飯當早餐,但張惠琴每天給舟舟一塊錢,讓他出去吃早點,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學著多接觸社會,使用鈔票。

正在這時,胡厚培所在交響樂團的一位同事,偶然中發現舟舟對於音樂的天才感受力。在排練廳裏,舟舟隻要聽見樂聲響起,就會安靜下來。樂手們在指揮席的側後方給舟舟放了一隻譜架。音樂聲起,舟舟手裏揮舞一支鉛筆,像真正的指揮,直到曲終。舟舟最愛聽《梁祝》、《卡門》、《拉德斯基》等曲子,這幾盒磁帶無論走到哪裏都要帶著。

張惠琴興奮極了,她終於找到了適合舟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1999年元旦前夕,中國殘聯特地邀請舟舟參加殘聯舉辦的春節晚會。在那次晚會上,舟舟將自己的音樂天才發揮得淋漓盡致。殘聯主席鄧樸方擁抱著舟舟,深情地說:“一切生命都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