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我總是無法緩和自己的呼吸(2 / 3)

冷酷絕情的時代,將二爺讀書報國的美好夢想,一點一點,撕成碎片。

那一刻,我聽到二爺肝腸寸斷的悲泣聲。

“光陰似水,不知不覺,我已讀書三年了。我心實願升學。可惜,家庭狹小,經濟困難,父母不叫。我無奈何。隻得安慰自己做商,發展吾國之工商業。”

讀書,報國。報國,讀書。他從未動搖過這樣的信念。可是,戰爭,貧窮,這兩個可惡的凶手讓二爺的理想難以為繼。“家庭狹小,經濟困難,我無奈何”,這幾個字,字字如刀,劃在我的心口。

1941年冬季的一天,二爺上了他最後一節課。那天晚上,二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他實在不甘心啊,他不能就這樣一事無成。而中途輟學,碾碎了他童年的夢。自己麵前,巍然聳立著幾座難以攀越的大山。路,被阻斷了。前方,已經行不通。

那就繞過去吧!“發展吾國之工商業”,同樣也能做成偉大的事業。他是那樣堅定,盡管這種堅定裏透出幾許無奈。

1945年9月,家鄉解放,日本侵略者被徹底趕走了。全中國都在慶祝抗戰的勝利。二爺高興得在街上狂跑著,呐喊著,跳躍著,放著鞭炮,唱著歌兒。

那年,二爺14歲。經人介紹,他去了一家中藥鋪做小夥計,負責抓藥。

他個子小,夠不著上麵的藥抽屜,就站在凳子上。盡管如此,可他做起工來,毫不遜色於大人。郎中的字多數寫得龍飛鳳舞,他也能辨認清楚,從沒出現過任何失誤。待到不忙的時候,他還能幫老板打理賬目,劈裏啪啦,打得一手好算盤。老板好生喜歡!

二爺心裏也在打著算盤。他白天做工,夜晚用功。他在鑽研《本草綱目》,他要學中醫,過幾年,積累了經驗,自己經營一家藥鋪。有了經濟基礎,他再開一家紡織廠。幾年前,在他輟學那天,他就立下了“發展吾國之工商業”

的誌向。他正踏踏實實,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可是,災難一重接一重,戰爭一場接一場。趕走了日本人,又來了內戰。

1947年,我軍為攻取山西太原,需進一步擴充兵員,從晉冀一帶農村征兵。

征兵名單裏,有我爺爺,也就是二爺的大哥。

那一晚,二爺失眠了。

他做出了一個決定,替哥從軍!哥憨厚、木訥,自己精幹、強健,更適合當兵。從小就有雄心壯誌的二爺認為,這也是實現理想、報效祖國的好機會。

那年,二爺年僅16歲。告別新婚的妻子,他毅然奔赴前線,成為十三縱隊三十八旅旅直工兵連的一名戰士。

硝煙彌漫的戰場,點燃了他少年時期的夢想。他終於可以在炮火的洗禮下,做一名英勇無畏的戰士。哪怕殺身成仁,也無怨無悔!他頭腦機靈,精通武術,體魄強壯,深受連隊領導的賞識,每次戰鬥,他都被派到最前沿、最危險的陣地。打到短兵相接時,二爺的勇武便展現得一覽無餘。他機警敏捷,拳腳厲害,身板靈活,以一當十。

做就要做到最好,打仗就要勇立戰功!

1948年3月,部隊從太原轉戰臨汾。在這裏,要打一場硬仗。他作為精兵,加入到主攻行列。戰士們,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中,奮勇前進,一個個倒在血泊中。

戰鬥持續20多天了,臨汾城還是攻不下,雙方死傷異常慘重。

敵機在陣地上空瘋狂地掃射,投彈。彈片穿透了他的胸膛。血,汩汩地冒出來,頓時在他身體上盛開出一朵鮮紅的花。可他依然用精神的偉力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身體,一次又一次站起來,最後一滴血流幹了,他轟然倒下!

他還沒有留下後代,戰爭的火焰就吞噬了他年輕的生命。

死亡,像一座黑暗的城堡,幽禁了一個又一個年輕而有朝氣的生命。曆經72天的苦戰,臨汾城終於被攻下了。解放軍15000名戰士成了烈士,殲滅國軍25000人。

4萬生命換取了臨汾的解放。拚殺聲,嘶喊聲,轟炸聲,交彙成一曲悲愴的挽歌,久久回蕩在支離破碎的臨汾城上空。

戰士們的血氤氳成一道河流,將殘陽和雲朵染成殷紅色,鋪滿西麵的天空。忽而,一陣狂風呼嘯而來,漫卷著飛揚的塵沙,遮天蔽日。狂風撕裂著喉嚨,如怒吼,像嗚咽,似悲吟,是在哀悼數萬逝去的英魂嗎?

一個人的苦難,或許容易改變。而一個時代的災難,似乎注定了無法逃避。它需要無數生命為之作殉葬,作代價。在戰爭麵前,生命向來脆弱得如同螻蟻,不堪一擊。

就這樣,年僅17歲的二爺,安靜地睡去了,睡在數萬戰友中間。他的神情是那樣平靜,那樣安詳。沒有害怕,沒有驚恐。他知道,奔赴戰場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