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分一統無晉事 兩小無猜話童蒙(1 / 3)

公冶友見林鋒藏眉頭緊鎖,說道:“莊主也不用太過擔心,朝中的事還有梁功秋。那老家夥可不是省油的燈,要是那人真撕破了臉麵,兩虎相爭指不定勝負如何。”

林鋒藏說道:“梁公雖然是兩朝元老,朝中大臣多以梁公馬首是瞻,但論起心智計謀,梁公顯然不是嚴化安的對手。嚴化安一直隱忍不發,然後以退為進,隻是一本奏章就讓兩個尚書丟了官,心思手段不是常人能及。我怕姐姐沉不住氣,貿然出手,反而會讓他抓住把柄。”

公冶友說道:“高祖訓誡,不讓外戚宦官幹政,沒想到本朝文臣比哪一朝鬥得都狠。遇到英主還好能大權獨攬,彈壓得住臣子。但當今皇上昏弱怯懦,朝中勢力原本相互製衡,現在漸成一家獨大的局麵,這都怪老夫當年沒能教好皇上。”

林鋒藏歎了口氣,“皇上變成這樣也怪不得公冶先生,要怪也該怪龍虎山天師道的那群妖道。天師道自張傳林掌教以後就不再煉丹畫符,而鑽研陣法。現在又鼓動皇上動用十萬禁軍修什麼西金七宿陣,要借勾陳上宮大帝之力引異界金仙臨世,真是妖言惑主。現在國力空虛,皇上不知撫恤百姓,而是勞民傷財,鐵勒、赤力把裏國力漸強,在一旁又虎視眈眈,難道我華夏又要遭逢亂世了嗎?”

公冶友看林鋒藏越說越不像話,慌忙說道:“鋒藏,這些話可不能亂說。皇上真要用禁軍修那西金七宿陣嗎?”

“皇上本來就熱衷於什麼異世仙客的事,前幾年還派龍騎衛從江湖人手中奪了一塊欺天靈藏的地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現在龍虎山的人說,這陣法是異世金仙所留,又有嚴化安在一旁推波助瀾,估計皇上不會改變主意。”

楊悅聽見欺天靈藏,心念一動,“這欺天靈藏裏麵到底有什麼?連皇帝都去搶靈藏地圖。”

公冶友說道:“說到陣法這天下又有誰能不得上你們林家,你看那西金七宿陣有什麼門道?”

林鋒藏說道:“皇上給我看過七宿陣陣圖,那陣法當真神妙。那群道士打算在京郊鳳凰嶺動土,從北向南依次建七座銅台,代表白虎七宿的奎、婁、胃、昴、畢、觜、參。用胃土雉鎮住金龍潭的水氣,催生金氣。用奎木狼、參水猿鎮住鳳凰嶺的土火二氣。胃土雉伴婁金狗,觜火猴伴參水猿相生相克盡摧金相,再以昴日雞、畢月烏一陽一陰為陣眼,拘地脈天時之力熬煉婁金狗,整座大陣盡顯肅殺之相,確實能借天時,鎖地利,奧妙無方。至於陣法運作的細節,我也看不出來。陣法盡顯金相,這般肅殺,隻求皇上不要用活人祭陣,不然就要天怒人怨了。”

“什麼?他還要用活人祭陣,他以前讀的儒家經典都拋到腦後了嗎?這樣胡鬧,隻怕……隻怕……”公冶友開始震怒,說到後來突然變得意味索然,最後一句竟哽咽著說不下去。

楊悅聽林鋒藏和公冶友對話,心道:“真是封建迷信害死人啊,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要是隨便建幾個台子就能借天時,鎖地利,那為什麼不多建幾個?”楊悅搖搖頭,“這個世界的人還真是愚昧呐。”

公冶友看著窗外,感覺意興闌珊,覺得自己這輩子真是白活了,自己唯一驕傲過得事就是曾做過皇帝的老師,現在皇帝卻成了這樣。

林鋒藏看公冶友意味索然,安慰道:“用活人獻祭也隻是我的猜測,相信皇上不會做出那種有傷天和的事。”

公冶友“嘿嘿”冷笑了兩聲,嘀咕道:“但願吧,但願吧。”

他了解皇帝的性子,皇帝從小做事就專注執著,小時候讀書是這樣,現在喜歡求仙問道也是這樣,隻要他認準的事就會執拗得做下去。以前公冶友認為這是皇上的優點,因為皇上的這種執著讓他比其他皇子讀了更多的書,就連先皇也稱讚皇上“我家得一文曲星也”。現在看來,這種專注執著隻怕要誤國誤民了。

正在抄寫家規的林筱玉看見公冶友不高興,就跑到公冶友身邊撒嬌,“公冶師傅,您還有筱玉呢,筱玉會一直聽您的話,您不要不高興了。”

公冶友看見林筱玉粉嘟嘟的小臉,心中一顫,心想:“我這是做什麼,一大把年紀了,還要讓這樣一個小女孩安慰,真是惹人笑話。”

公冶友有意扯開話題,說道:“乖孩子,真是師傅的好徒兒。你小時候背過的《史乘歌》還會嗎?”

林筱玉答道:“會的呀,不光會背,筱玉還知道裏麵的故事呢。”

公冶友“嗬嗬”一笑,“那好,你把《史乘歌》背給為師聽聽。”

林筱玉點點頭,背道:“炎黃虞****,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贏政稱始皇。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吳蜀分魏土,漢王複稱皇。立國二百年,國分南邊方,隋楊大一統,國破輸李唐。”

楊悅聽林筱玉背到“吳蜀分魏土,漢王複稱皇。立國二百年,國分南北方。”心道:“這小丫頭是不是背錯了,曆史走向明明是三分歸晉,五胡亂華。怎麼會是‘吳蜀分魏土,漢王複稱皇’呢?”楊悅忍不住脫口說道:“不是三分歸晉,五胡亂華嗎?怎麼是‘吳蜀分魏土,漢王複稱皇’呢?你是不是背錯了。”

公冶友看著楊悅一臉認真,心想:“這孩子雖然有幾分骨氣,卻不喜歡讀書。竟把三分歸漢,記成了三分歸晉,這五胡亂華又是怎麼回事?”

林筱玉被楊悅說得一愣,問道:“師傅,我背錯了嗎?”

公冶友“嗬嗬”笑道:“我想是楊悅小兄弟記錯了,筱玉跟他說說漢王是怎麼複稱皇的。”

林筱玉說道:“劉豫州一直打不過曹操,被曹操追得到處跑。直到後來遇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告訴劉備要‘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劉備才開了竅,占了劉表的荊州又占了劉璋的益州。”

楊悅點點頭,這和自己了解的曆史沒什麼不同。

“後來吳國和蜀國聯合一起打敗了魏國,蜀國又打敗了吳國。於是蜀國統一了天下,劉禪也成了後漢的開國皇帝,諡號武靖,追諡劉備為昭烈帝。因為劉備原本是漢中王,後來又做了漢朝皇帝,所以就是漢王複稱皇。”

公冶友讚許得點點頭。

楊悅滿心疑惑,這和自己了解的曆史完全不同,問道:“吳蜀是怎麼打敗魏國的?”

林筱玉一臉迷茫,說道:“公冶師傅講《史記》,隻講到了楚漢相爭,鴻溝為界,吳蜀是怎麼打敗魏國的,筱玉也不知道”

“你隻有七歲能知道這麼多,已經不錯了。”公冶友讚許得看了林筱玉一眼,說道:“吳蜀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孫權,南郡、江陵、武陵以西屬劉備。蜀國官員都認為吳國會因此滿足,不會再對荊州用兵,隻有法正認為吳國不取荊州全境不會罷休,所以上書劉備以備不測。後來魏國大將於禁和蜀國大將關羽在樊城大戰,吳國果然趁機偷襲荊北諸郡,還好蜀國早有準備,命令劉封、孟達從上庸出兵,陳到、趙雲從永安出兵,救援關羽。那時又逢連夜暴雨,漢江決堤,史書有載‘於禁所督七軍皆沒’。關羽趁機殺龐德,擒於禁,回師還當陽,保麥城。劉封、孟達和關羽合兵一處,大破呂蒙於麥城,後來吳國又派全琮、駱統增兵,恰好蜀國陳到、趙雲援兵也到,雙方在烏林大戰,吳國戰敗,死傷慘重。蜀國趁機襲取了荊南四郡。後來為了聯合吳國,蜀國又割讓了零陵、桂陽、江夏給吳國。”

楊悅聽得眉頭一皺,他記得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馬忠所擒。他還記得法正在劉備得到益州不久之後就病死了,怎麼會看出吳國要襲取荊州。難道這個世界的法正沒有英年早逝,從而產生了蝴蝶效應,改變了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