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作家對社會生活的敏銳感應和發現,不失時機地捕捉那些連結著社會神經的題材人物。可是,僅到此駐足卻是很不夠的。報告文學既然是文學,在文學藝術性方麵的要求也就是不容忽視的。文學藝術性也是報告文學作為獨立營壘的成因之一。談到文學藝術性,人們習慣於多少年來即已形成的一套觀念,如形象塑造、情節結構、環境描寫等(多從小說而言)。但若要用這樣的觀念和要求麵對報告文學,既不適當,也肯定會讓人遺憾。因為報告文學受社會生活的真實性約束,它缺少小說、散文、詩歌創作中的那種自由,這與可擁有虛構手段的創作是有根本性的區別和限製的。報告文學的文學藝術性應該有自身的特點、自身的規律性。
上麵談到對於現實生活的及時反映和對於真實性的擁有是報告文學的突出特性,其實在這兩種特性中也分明存在著一種對讀者的吸引和誘惑。當讀者渴望了解自己生活環境的時候,希望對某種社會現象或重要事件人物有更多、更深入的認識的時候,報告文學可以滿足並為讀者提供方便。這時讀者所產生的愉快或許不能完全說是文學藝術性的作用,但文學藝術性絕對是報告文學溝通自己與讀者關係的重要渠道。文學藝術性的本來目標不就是為了使讀者通過作品領會或接受作家對社會的某種發現、認識和理解嗎?因之,能夠使讀者易於接受和走近的內容及手段至少不應劃到文學藝術的圈子外麵去。可是,報告文學畢竟不是機械地照搬生活,隻在生活與讀者之間起一個轉遞的作用。它是作家對社會生活的參與和介入,是文學以一種特殊手段反映生活的過程。因之,文學藝術的表現對它來說同樣是不能缺少的。報告文學的藝術表現更多地反映在題材選擇與開掘、對真實素材的審視及合理運用、在敘述過程中語言的使用能力、在整個創作中作家智慧感情的適當介入和流露等方麵。在此過程中,對於一切有助於事件人物的形象化的語言、細節、氛圍、矛盾衝突、智慧火花等,都是作家借以實現自己作品文學藝術性的絕好材料,都應不失時機並巧妙地將其容括到作品中去。報告文學的文學性實際上也就是這些內容的存在與外延。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或許更多地不表現在創造上,而反映在組織表現的方式方法上。材料就是這麼多,看你如、何組織它。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有了米就看作家是不是巧婦、手如何了。
認識和掌握了報告文學的現實性、真實性、文學性這三大基本構成因素,事實上也就是從理論上認識了報告文學的基本特性。但是,這僅僅是一個理論的準備,是一個創作的開始。理論是不能取代實踐的,而實踐對於每個人、每個題材來講又都是一個新的課題。
這麼多年來,報告文學崛起並持續主導文壇,極大地影響了社會和讀者的注意力,同時也沲漸地把自己的性格麵貌清晰地展露出來。從許多作家作品中,我們完全有可能尋找到報告文學創作的一些經驗性啟示。
報告文學是與社會人生的現實密切相關的一種文學形式。因之,選擇什麼樣的題材進行報告,並不是一個人主觀感受愛好就可以確定的事情。有人說,確定題材對報告文學是事半功倍的工作。這不是誇大其辭,它事實上反映了這個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