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推進協商民主、發揮人民政協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的優勢作用(1)(1 / 2)

王黎然

摘要:我國實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的民主製度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協商民主的突出優點就是保證來自各界的政協委員都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平等地參與公共政策的製定過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是我國最重要的一種協商民主形式,具有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僅包含平等協商,還包含協助、協力、協同。當前,我國現行的政治協商與理想的協商式民主政治製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麵臨一係列新問題的挑戰。推進和完善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需要“四個到位”。

關鍵詞:協商民主;人民政協;政治協商

2006年中央5號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第一次明確指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麵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這一重要論斷的顯著特點,就是將協商民主同選舉(票決)民主並列看作是一種重要的民主形式。2007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政黨製度》白皮書將兩種民主形式明確概括為“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從而將人民政協與“協商民主”對應起來。協商民主的突出優點就是能夠保證來自各界的政協委員都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平等地參與公共政策的製定過程。

一、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優勢

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是實現協商民主的主要渠道。我們要充分認識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具有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具有統戰性,有利於鞏固和加強共同的政治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人民政協組織上的廣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決定了其協商民主鮮明的統戰性。人民政協由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組成,不僅包括全體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而且還包括海外廣大的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全國3100多個政協組織,56萬多名政協委員,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密切聯係群眾、團結各界人士的重要紐帶和橋梁。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力求同心同德,倡揚理解包容,尊重多數、照顧少數,重結果也重過程,重諫言也重納言,有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二)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具有政黨合作性,有利於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政黨製度

胡錦濤同誌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首先是政黨之間實現磋商交流、達成共識、合作共事的民主製度。主要體現為執政黨與參政黨共商國是,具有顯著的政治性、全局性和高端性,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強調協調整合與我國多黨合作製度強調團結合作是一致的。我國政黨製度區別於西方政黨製度的特點就在於: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其主旋律是合作而不是對抗,互相監督也是為了更好地合作共事而不是互相攻擊、掣肘。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不僅包含平等協商,還包含協助、協力、協同。各政黨既有民主協商的權利,又有協助、協力、協同的義務。加強和完善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有利於發揮中國特色政黨製度的特點和優勢,有利於政局穩定、政策穩定和社會穩定。

(三)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具有界別平等性,有利於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