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公主殿下(1 / 2)

京城郊區的半山腰上,一座清幽的寺廟,空洞的鍾聲隱隱飄蕩向山下,朝霞映紅了半邊天,一身白衣的女子衣袂飄飄,清雅的臉上夾雜著淡淡的憂傷,纖細的手中握著一本古書,她負手而立,任由微風吹散了青絲。

一縷如墨的發絲隨著微風飄揚而起,將她那白皙清雅的臉遮住了一半,隻露出一雙晶瑩發亮的眸子,眸中隱約含著淡淡的憂傷,這樣的女子最讓心疼,那邁著輕盈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向山頂。

每天她習慣早起拿著那本古書到山頂看日出,那如火的朝霞映紅了他白皙的臉龐,憂傷中夾雜著一絲的落寞,她就是如此的安靜,安靜的沒有一絲的聲音,安靜的讓人心疼。

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即使這樣一直過下去,她也不會失去自我,當然她也不會讓自己沉淪下去,就如她的母親一樣,即使在惡劣的條件下生活,她依然還是堅持著她那安靜的生活,仿佛塵間的紛紛擾擾和她無關一樣。

步伐輕盈,她提著裙擺,嘴角掛著一絲無奈的笑,十幾年她很少和任何人說話,安靜的仿佛她離開了世間一樣。

山頂上有一間小木屋,她清晰記得那年她被放逐到這裏,一個僅有十歲的女孩,堅持著,期待著自己的父皇能帶著自己離開,可是十年過去了,她看不到希望。

這件小木屋,是那年弟弟來看她的時候,她讓幫忙給建的,她的要求很簡單,能遮風擋雨就行,能放東西不漏雨水就行。

這件小木屋真的很簡單,不過裏麵的東西應有盡有,不過家具都是上乘的家具,那一架古琴安安靜靜放在那裏,那個熏香爐中冒著嫋嫋青煙,房間裏一股清雅的香氣飄出。

當她看到這個房子的時候,臉上浮現了若隱若現的淺笑,她提著裙擺走了進去,她用手輕輕摸著房間裏的擺設,子焱是她的唯一希望,雖然她沒有想著再離開這裏,可是她也不希望就這麼落寞的生活下去。

記得當時,身邊的跟隨的丫頭說,十幾年都沒有見過公主笑了,雖然見到王爺笑的很淺,但是仍然很好看,緊鎖的眉頭也輕輕舒展開來。

“公主,您來了。”

“嗯。”

她依然是淡淡的,沒有過多的情緒,就是如此安靜,她看著牆上掛的那副畫,那個身著白衣,衣裙隨風飛揚,青絲遮住了半張臉,那烏黑的眼眸中含著淚水,一滴淚留在臉頰,是子焱送給她的,那是他們十年後的第一次見麵。

那次子焱看著她的憂傷和落寞,可是她看到子焱蒼白的臉沒有一絲的血色,她都不記得那個時候他們是怎麼抱在一起的,那個十年夜思夢想的弟弟忽然出現在眼前,那種感覺說不出來。

皇上也想見到自己的女兒,他知道他再也不能這麼軟弱下去了,就算他不死,難保皇後會帶著太子逼宮,他也得為自己這一雙兒女著想一下。

皇上安排浩博和沈池韜去靜安寺去接靜公主回京城,想著十歲離開自己的女兒,看著一直昏迷的兒子,他漸漸老去,可是自己的兒女不能承歡膝下,也和i人生的一大憾事。

沈洵陽一邊心裏偷笑,還擺著一張臭臉給皇上看,可是悶壞了曹震,這麼多年了,這個老狐狸還玩這招,不過對皇上來說屢試不爽啊!

曹震卻是難忍心中之痛,自己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離自己而去,他一臉的痛楚,卻不能說出來。

已經是初夏,微風夾雜著暖暖的香氣,靜安寺內,香客源源不斷,殿內香火不斷,遠處傳來一陣陣念經聲。

浩博跟著子焱來過幾次,見過主持,公主在這裏生活的並不是太好,一個女孩子獨自在這裏生活了十年,十年的光陰卻在一座寺廟裏耗盡風華。

沈池韜好奇,這個公主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女子,竟然能夠在一件寺廟是獨自生活十年,想在腦海裏想著這個表妹的樣子。

其實沈池韜和靜公主一年生,隻是沈池韜的月份稍大一些,當年靜貴妃還曾想將女兒許配給沈池韜,可是皇帝不同意,說孩子還小,要讓他們長大之後喜歡對方才可以婚配,可見皇上對這個公主喜歡的不得了,當然,皇上就靜公主這麼一個女兒,自然會疼的不得了。

“吾主持,靜公主可在寺內?”浩博尊敬問道。

“阿彌陀佛,是小施主,靜公主上山去了。”吾主持悠悠道。

“謝,吾主持。”

說完浩博和沈池韜一起離開,向山上而去。

這個季節山上的花草樹木都很蔥鬱,微微的風中雜夾著清幽的花香,山上的溪水潺潺,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空中幾多白雲幽幽飄過,斑駁的樹蔭靜靜地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