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梅哆嗦著手畫了押招認,沈尉恭敬的將罪證奉上。
一夜的折騰,楚瑄臉上顯得有些疲憊,他拿過紙,用視線先是緩緩的、然後一目十行快速掃過紙上所寫的內容,眉間的疲勞之色頓時被一抹滿意的笑意替代,頷首著下了玉座。
人證物證俱全,而此時寅時過半,天色也漸漸的要亮了,他回寢殿換身衣服,差不多就是上朝的時候了。
東宮內侍總管海公公揣著兩樣證物跟在身後,楚瑄麵無表情的吩咐道:“把她們三個暫時先關押起來。”
聞言,立馬有禁軍利索的上前來扣押攤在地上的三人。
殿門被緩緩打開,冷冽的寒氣頓時洶湧而入,一時間,原本燃燒著銀霜炭,溫暖如春的大殿裏,被冰冷刺骨的寒風滿滿充斥,楚瑄一時被吹得臉色發白,隨侍見狀,忙眼疾手快的給他披上大氅。
楚瑄抬起腳步正要走,卻突然聽得身後有道溫潤的嗓音響起:“殿下……”
那聲音清冽如泉,柔潤是水,滿是女兒家的娟秀百媚,楚楚動人,楚瑄心頭一軟,腳下的步伐下意識的就不由自主頓了下來。
他尤記得,納妃的那天晚上,新嫁的女孩子身穿一身枚紅色的嫁衣裳,坐在燈火明亮的喜床上,眉目如畫,笑靨如畫。
當時上官雁就是用這樣的嗓音,柔柔的喚他殿下,直酥麻到他心間。
上官雁滿臉血淚的跌坐在地上,抬頭直直凝視著楚瑄高大的背影,她那雙原本灰暗不清的眸子,此時卻泛著淺淺淡淡柔和的光芒。
“殿下,我外祖父王貢三朝元老,曾兩度為相,極受先帝爺倚重,曾受以托孤重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父上官裴官拜吏部尚書,一直兢兢業業,我上官一門也算的是簪纓門第。當年皇上指婚,跟父親外祖父暗示,明明是以元妃之位迎娶妾身入東宮,可後來,殿下去未央宮鬧了一場,臣妾就從正妃變成了側妃,臣妾沒有埋怨過半分!”
隨著那溫柔的聲音傳入他耳畔,楚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這樣一幅景象,那是數九寒天的冬日,大雪飛揚,他跪在他父皇的寢殿清涼殿前,求父皇收回納太子妃的聖旨,他跟他父皇說,納妃可以,但絕不能以元妃之禮相迎。
楚瑄至今都還清楚的記得,當時他父皇是怎樣回答他的,他父皇被他氣得龍顏大怒,咄咄逼人的質問他道,“上官家的丫頭,不僅有傾城之姿,而且秀外慧中、端莊賢淑,做你的太子妃最是適合不過了,你倒是說說看,她有哪點配不上你?”
太子妃是儲妃,將來的一國之後,自然,挑選的過程,也極為複雜,要經過重重的篩選,其難度不亞於選皇後,上官雁能從一大堆待選的世家貴女中脫穎而出,被他父皇母後相中,自然是樣樣都精挑細選,哪裏會配不上他。
可是那時他的阿沅還未嫁,他就沒那個心思娶妻。
可是這話卻不能明著跟他父皇講,於是他默默跪在雪地裏,保持了沉默。
他父皇見他不回答,倒也沒有再逼問,隻是看也不看他,生氣的拂袖而去,任他冒著寒風跪在外麵。
這一跪,便是一天一夜,雪白的積雪蓋滿了他的身,最後他昏倒在雪地裏,被人匆匆忙忙抬回東宮。
之後連著好幾天高熱不退,他母後守在他床邊哭紅了一雙眼,他父皇想不到一向溫潤和善的他,在這事上竟然這麼倔強,最後不得已隻得妥協。
於是上官雁就那樣莫名其妙的從正妃變成了良娣。
楚瑄的指節越握越緊,隱隱發白,這事當年確實是他做的不妥當。
身後那細膩溫婉的聲音還在繼續,大殿中的禁軍不知何時在沈尉的示意下,帶著香柳翠梅兩個侍女早已經退了出去,此時空蕩蕩的大殿中,滿滿都是上官雁的嗓音。
“後來成親第二年妾身生下皇長孫,皇後娘娘有意讓殿下把妾身扶正,又幾次三番被殿下推搪過去,臣妾也沒有怨過!妾身知道殿下心中一直藏著一個人,她未嫁,殿下便一直空著太子妃的位子不娶,這些妾身都清楚。殿下的心不在妾身這兒,妾身也從來沒有妄想過能得殿下正眼相看一眼。臣妾隻是想安安分分的守在殿下身邊,等哪天殿下倦了,累了,能想到儲繡殿裏還有人為你掌著燈,臣妾便已經心滿意足了。”
說著,一行清淚自她眼中緩緩流了下來,在滿殿明亮的燭火照射下,帶著晶瑩的光彩,若是楚瑄此刻轉頭,就會發現,上官雁眼中,有種淒涼的美,卻又帶著誓死的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