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局中局(1)(1 / 2)

十餘片柳葉割裂空氣,瞬間便與兩名侍者近在咫尺。

眼見要被銳鋒掃及,他們雙雙有了動作!

兩人緩緩偏過頭,一齊看向了攻擊的來向。

事實上,在柳葉疾射而至的片刻間,任何一個動作都不能用緩慢來形容,但當下兩名侍者給人的感覺卻是這樣,他們的氣場沒有絲毫混亂,動作也一樣整齊,甚至顯得有些木訥。

帶著歡樂狐麵的侍者本來站在左側,是離鳳桐較遠的位置,即便他保持不動,激射過去的柳葉,有很大一部分也會被同伴的身體擋住。

但他轉過頭後,幾乎不假思索的,一步跨到了前麵,隨即鮮紅色的絲袍一卷,那些柳葉盡數被他攬入袖中,不費吹飛之力便碾成碎片,信手撣落到水裏。

“果然是高手!”

對方的動作一氣嗬成,看似輕描淡寫,但鳳桐卻很明白,這要做到並不容易。柳葉是柔弱之物,經過勁力催發,才能有削金斷玉的威能。絲袍也是同樣,甚至更輕薄,要以此接下柳葉,或許有很多種方法,但要做到沒有損傷,便隻有一種方法,先以一股綿勁化去柳葉上依附的勁力,便如同柳葉飄落在衣袍上,自然兩相無損。

但這樣一來,柳葉再無特殊,這是初春的新芽,不似秋冬的老葉般枯黃幹澀,而是有著相當的水分和韌性,依附在袖袍上的綿勁便如同漩渦,對於這種柔軟之物毫無辦法,除非像磨盤一樣磨上許久,才能將之碾碎。

而對方在抬手間完成,則必然是在綿勁之後,又加運了一股剛勁,這則需要對力道氣勁極佳的把控。接下柳葉的方法有很多種,他卻選擇了其中幾乎是最難的一種,這便大有向來犯者示警的意思了。

但鳳桐卻無畏懼,他確信隔著這樣的距離,又有垂柳的遮擋,兩名侍者無法看清他的麵目,所以他很隨意的伸出手,做了一個挑釁的動作!

帶著歡樂狐麵的侍者似乎有些意外,雖然看不見他麵具下的表情,但可以看到他的身體動作明顯停滯了一下。同一瞬間,站在他身後、帶著悲傷狐麵的侍者,卻已經是按奈不住,身形一拔,一記“飛鶴衝霄”,向著鳳桐的方向衝過來。

對手上鉤,鳳桐卻也不敢大意,當即一招“微風拂柳”,身子向後倒飛出數丈,未及落地,已然調運了一口內息,按使“如燕訣”,向著城牆的方向急奔。

杭州城的城牆有數丈來高。若是他選擇用“淩雲三式”,則可以輕鬆的翻過去,用“如燕訣”也能做到,卻是要多費一些功夫。他之所以不這樣做,是看準了現在對手隻有一個人,若使出了更高水準的輕功,難保不會引起另一名侍者的戒備,而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鳳桐從城牆上跳下來,腳步還沒站穩,就聽到身後的破空之聲。他嘴角一揚,手向著腰上一拍,擎出一道冷冽的白光,隨即抖落成一柄三尺長鋒,斜斜的向著身後挑刺出去。

悲傷狐麵侍者全力追趕鳳桐,此刻從城牆上疾衝而下,一者內息已竭,二者變招不及,眼看著就要被臨身的一劍刺個對穿,卻聽得“叮——”的一聲,鮮豔的紅袍中驟然劃出一道炫目的刀光,隨即金鐵交擊,摩擦出令人牙顫的聲音。

那襲紅衣借勢倒退,寬大的衣帶在空中翻卷,如同盛開了一朵嬌豔的花。

短暫的交手,兩人間的距離已經拉開至三丈。悲傷狐侍單膝跪地,左手反持短刀橫守胸前,右手卻緊緊的按在腰側,隨時準備拔出那裏的另一把刀。

“這拿刀的姿勢……”

鳳桐眉頭一蹙,未及細思,卻見悲傷狐侍身子一縮,迅如疾風般彈射上來,他左手向前一擲,刀鋒勢如流星,同時側身一旋,右手刀順勢出鞘,一時兩道刀芒交並,隔空製敵而來。

鳳桐不慌不忙,雙指一並,立劍於地,銳眼鎖定來敵。

江湖中大多數武功,側重點都在於對力道與氣勁的把控,由此分出內外功的區別。鳳桐家傳的劍法則不同,核心在於“洞察”二字,即在交手的過程中,看透對方招式中的弱點,通過削弱敵人的攻勢,達到製敵的效果。

“武道爭鋒一如戰場稱雄,非以強弱一概而論。強者之強,在取敵之先,於意勢之壓迫,弱者若能窺其缺,屈其意,挫其勢,兩相盈虧,則強不複強,成敗可期。”

這是在他家傳的手稿中,關於武學高下的立論。

看著迎麵而來的刀光,鳳桐以劍為圓心,以雙足為支點,上身向後傾倒,同時雙臂環抱,似是要把對方的攻勢都納入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