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遏行雲的詩魂
我們在第九講裏對大衛已有了粗略的認識,但給讀者的印象僅僅是勇士、武人、仁者的形象,在這一講裏則將充分展現大衛的才情。
大衛從小就是個好歌手,掃羅王常在苦悶時請他去彈琴唱歌,他還製作了多種樂器。在宗教儀式上,最主要的是禮樂,用豎琴、七弦琴、鑼鈸等伴奏歌唱。大衛既是勇士、歌手,也是詩人。
1.作為王者的詩人
大衛在繁榮時期所創作的《詩篇》,與我國同代的《詩經》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崇高的善到極端的惡和複仇,《詩篇》的內容無所不包,相當於孔子編定的《詩經》。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孔子所編的《詩經》記載“昔國盛時,上自郊廟朝廷,而下達於鄉黨閭巷。其言粹然無不出於正者。聖人固己協之聲律,而用之鄉人,用之邦國,以化天下”。同樣,我們在希伯來的黃金時代,從大衛和所羅門那裏所能發現的最古老的和最美麗的描寫,都可以在裏麵找到。在那些充滿了希望和撫慰的崇高詩章的字裏行間,體現了虔誠的人們所有的感覺、夢想和祈禱。《詩篇》幾乎涵蓋了猶太民族生活的整個過程,有些寫於王國時代,有些寫於大流亡時期。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詩歌成為所有宗教儀式的正式組成部分,也為基督教會所采用。
《詩篇》激勵了曆代最偉大的詩人,被輾轉譯成世界各種通行文字,西方最偉大的作曲家都為之譜曲,即使不知道歌詞,我們也會被那深沉、莊嚴的曲調深深打動。
無論《舊約》中眾多的曆史書和先知書將來的命運如何,隻要人們還相信美的神聖可敬,那麼《詩篇》必然會永世長存。
如《詩篇》中有一首緬懷大衛的詩:
我追憶已往的日子,
思念你一切的工作,
回想你所做的事;
我向你舉手禱告,
我渴慕你,像幹旱的地盼望雨露。
(《詩篇》一四三篇五、六節)
又如:
全世界為了你所成就的大事肅然起敬;
從日出到日落之地的人都因你的作為歡呼。
(《詩篇》六五篇八節)
大衛的詩,沒有過多的修飾,因此讀來就像是格言或箴言似的:
他的嘴唇比奶油更潤滑,
心裏卻充滿仇恨:
他的言詞比脂肪還要柔潤,
其實像一把出鞘的利劍。
(《詩篇》55篇21節)
也許,大衛很討厭偽君子,或許吃過這方麵的虧了,因此,我們可以把這件事看作是他的告誡或自勉。例如《詩經》有首小詩叫《小毖》,譯成現代文即是:
我要認真地提防,
小心後患會來到。
沒人把我來牽扯,
禍害拖累自己找。
當初一隻小鳥雀,
哪知翻飛成大鳥。
家國多難不堪忍,
又陷困境多煩擾。
這是周成王自己寫的,詩的背景是當時他平定管叔、蔡叔的叛亂之後,反思禍亂產生的原因,並作詩自誡,以防出現大災禍,同時,這對群臣也是一種警惕。
比較起來,兩者要說明的內容相似,同樣是提醒人們在眾多的假象和誘惑、陷阱麵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但大衛的詩比較接近口語化,好像《論語》中的孔子在罵“巧言令色”的小人。
大衛是個雄才大略的開國明君,又的確有詩的才氣。他有一首《凱旋歌》被史家收入《撒母耳記下》22章裏,又被詩評家編為《詩篇》18篇。這是他脫離掃羅的迫害和戰勝他敵人後寫的作品。原詩很長,摘錄如下:
死亡的浪濤環繞著我;
毀滅的急流衝擊著我;
陰間的絞索纏繞著我;
墳墓的陷阱等待著我。
我在困苦中呼求耶和華,
呼籲上帝大力幫助我。
他在聖殿上聽見我的聲音,
我的聲音達到他的耳中。
他大發雷霆,大地震撼動搖,
天的根基都顫抖,因為耶和華在發怒!
他的鼻孔中冒煙,
口中發出火焰和燃燒的炭。
他撥開雲天,親自降臨,
他的腳下踏著濃厚的密雲,
他騎著基路伯飛行;
他在風的翅膀上顯現。
他用黑暗掩蔽自己,用密雲帶水作帷幕;
他的光芒衝破雲層,射出火焰。
耶和華從天上閃電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