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那麼,這個耶和華其實就耶穌本人。
依此,《舊約》的某些曆史事件、人物和事物本是基督和基督徒生活中相應成分的前兆(或範型)。於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橫渡紅海,便是基督受洗和一般洗禮的範型;摩西為治愈蛇咬之患而舉起銅蛇(《民數記》21:4—9),就成了基督為拯救世人而進入耶路撒冷並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悲劇範型。因此,當我們認定耶穌既是“行走在海麵上”的人時,也認定他也就是運行在水麵上的靈,就不足為奇了。
6.不同凡響的造化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和傳說,但希伯來《聖經》中的創世紀神話和傳說竟與別的民族大相徑庭,卻又令人歎服不已。希伯來一基督教《聖經》所說的創世記,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創世記,富有不同凡響的造化。
毫無疑問,神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的曆史如果沒有神話部分,這個民族不過是一群木偶而已。從神話的內容,我們可據以了解初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應。華人心目中的天上主宰,卻不是創造天地人的盤古。這跟猶太人不同,猶太人認為創造世界的是耶和華,主宰世界的也是耶和華。華人的盤古,他的任務隻在創造世界,而主宰世界的卻是另一位被稱為玉皇大帝的神。玉皇大帝是道教發明出來的,民間稱他為“天老爺”或“老天爺”,他在天上擁有一個龐大的政府組織,由道教、佛教中各種奇形怪狀的神靈擔任文武百官。因為他的形象是人間大多數帝王的投射,所以他看起來永遠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但這更證實它是初民的產物。
5000年前,西亞各族人民都流傳著世界是用七天創造出來的故事,這其實是猶太人的說法。他們同樣含混不清地把陸地、海洋、樹木、花鳥以及男男女女的人類都說成是由不同的神創造的。事實上在所有民族當中,猶太人是第一個相信獨一上帝之存在的。
不過,在開始的時候,那支後來發展成為猶太民族的閃族人也信奉多神,就像他們所有的鄰近民族一樣。他們早在猶太人之前無數年就開始這麼做了。
然而,在《舊約》中可以找到的那些創世紀故事,是在摩西死後1000年才寫出來的。那時猶太人已經接受了一神教的觀念,認為是絕對確鑿的事實。而對上帝存在的懷疑,則意味著流放或者死刑。
7.神看著是好的
現在你們可以理解,《聖經》的作者們在為希伯來人寫下萬物之始華章時,何以會把創世紀的巨大功績描述為一個全能意誌的靈機一動,完全歸功於自己部族所信奉、他們稱之為耶和華或者上天主宰的神。他們還說,神看一切都是好的。
下麵要講的就是神廟裏的信徒所聽到的創世記神話。
鴻蒙初判,地球在一片死寂和黑暗中漂浮穿行於太空。沒有陸地,隻有深深的海洋那浩森無垠的海水覆蓋著日後遼闊帝國的版圖。後來,耶和華他那寂寞的神靈運行在水麵上,構思著宏偉的計劃。然後,耶和華說:“要有光。”於是,黑暗中出現了黎明的第一道曙光。耶和華說:“這個,就叫做晝。”
不久,光明消退,一切又都複歸黑暗。耶和華就說:“這個,就叫作夜。”然後,他就開始休息,就這樣結束了第一天。
後來,耶和華說:“要有天。在水麵上延展天穹,好讓雲和風有個去處。風要拂過海麵。”事情果然是這樣。於是日夜交替,結束了第二天。
後來,耶和華說:“水中要有地。”立刻,嶙峋的山峰濕漉漉地浮出海麵,直插雲霄,氣勢雄壯。山腳下是一望無際的寬廣的平原和穀地。耶和華又說:“土地要肥沃,要有產物種結籽的植物,開花結果的樹木。”於是大地綠草如茵,林木蔥鬱,沉浸在晨曦的輕撫之中。隨著清晨再次被黃昏替代,第三天的勞作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