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神曲(2)(2 / 3)

後來,耶和華說:“天上要繁星密布,好標識日月四季。白晝要太陽掌管,夜晚應是休息時間,隻有寧靜的月亮為穿越沙漠趕夜路的旅人指明通往宿營地的正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於是就結束了第四天。

後來,耶和華說:“水裏要遍生魚類,天上飛滿鳥類。”於是他創造了巨鯨小鯉、鴕鳥麻雀,讓它們在水中和陸地棲居、繁衍,盡享生命的恩賜。到了夜晚,疲倦的鳥兒把頭鑽進翅膀底下,魚兒遊到黑暗的深水之中。第五天就這樣結束了。

後來,耶和華說:“這還不夠,世界上還要遍布會爬、會用腿走路的動物。”於是他創造了母牛、老虎和其他直到今天仍為我們所知的走獸,以及很多現在早已從地球上消失的動物。完成這一切之後,耶和華從地裏抓起一些土,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了一個像,並給了它生命。他把這生靈叫做“活人”,這個“活人”被命名為亞當,並把他置於一切創造物之首。這樣結束了第六天的勞作。耶和華對自己創造的一切都很滿意,就在第七天休息了。

有一點必須認識到,即在耶和華看來,凡所創造出來的東西,都必須“各從其類”。這話印證了中國古人的訓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創世記作者認為,惟有如此,他(神)“看著”才是“好的”。

對於神創造亞當,是《聖經》中極具精彩閃光的一筆。

8.人看著也是好的

饒有趣味的是,在《新約》裏,馬可也寫了與《創世記》相呼應的問題。

為癱子治病的基督穆裏略[西班牙,1617—1682]這幅作品是17世紀西班牙繪畫大師穆裏略的組畫《基督教徒的慈愛》中的一幅。畫家以風俗畫的手法刻畫人物,但這些人的卻傳達出了一種崇高與聖潔的精神麵貌。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寫實風格的描寫與古典主義理想高度結合的典型特征。

(1)撒種的比喻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隻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對他們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幹了;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30倍的,有60倍的,有100倍的。”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用比喻的目的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秘,隻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3)解釋撒種的比喻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旦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道奪了去。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圳樣的私欲,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30倍的,有60倍的,有100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