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公園位於市北,漂亮、氣派,設計前衛,到處是綠茵茵的草地。西德政府原本對於1972年慕尼黑第二十屆奧運會寄予了厚望,煞費苦心要把它辦成一個體現和平與種族和諧的奧運會,以彌補1936年柏林第十一屆奧運會上被希特勒抹上的種族歧視的汙點。然而沒想到,八個來自中東的恐怖敢死隊員偷襲了奧運村,先後造成十一名以色列運動員死亡,讓這美夢徹底破滅。
今年又是奧運年,下個月9月17日,第二十四屆奧運會將在韓國首都漢城舉行。人們似乎又預感到了新的陰影:韓國的北鄰由於沒有能取得奧運會的聯合主辦權而惱羞成怒,進行公開恐嚇,公開破壞。在去年(1987)派遣特務炸毀了一架韓國民航客機,機上115人全數罹難29。真是匪夷所思。
最後壓軸戲是在英國花園的啤酒晚會。從大門到位於公園北端啤酒晚會的場所中國塔,會穿越過一大片裸體日光浴場。雖然已過下午五點,夏日卻依然高照,日光浴場地裏“地”無虛席。在這裏,人們可以將衣冠蟬脫,把自己的原形袒露在萬物之源——太陽的麵前;除了享受陽光外,是否也能領受一點“解脫”的快感呢?
晚八點,啤酒晚會開始。那啤酒杯都是容量為一升的。胳膊粗壯的巴伐利亞啤酒女郎雙手可以各拽住五個杯子,帶上十個盛滿啤酒的大杯在場地內飛奔,可算絕技。晚會上也來了許多歌手,彈著電吉他扯著沙啞嗓子亂喊;不禁讓我思念起昨天在羅伊特遇到的那幾位民歌手,這流行和傳統之間,大不一樣。
晚十點,夜幕降臨,晚會的人氣進入高潮,大批準備通宵達旦的人群不斷擁進來;我們則準備撤退,回施當查赫。
三新天鵝堡-林德霍夫(8月9日,星期二)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II,1845—1886)在阿爾卑斯山區裏開拓出來如童話般的諾伊希伐恩施泰因(Neuschwanstein,新天鵝堡)幾乎被公認為世上最美麗的古堡。它高聳在費森小城東南的天鵝堡小鎮(Schwangau)邊一個被高山圍抱的小山頂上。
這裏有兩座天鵝堡,一老一新。在馬路北邊小山頂橘黃色的高天鵝堡(Hohenschwangau)是巴伐利亞王室原有的古堡,規模不大,卻很精致;它對著西邊的阿爾卑斯湖,環境優美。沿馬路南一條平緩向東的上山道可以直達灰白色的新天鵝堡。正值夏日假期,這裏人山人海。古堡內部陳設比慕尼黑故宮或寧芬堡宮更為氣派,可謂極盡奢華。從周圍的山上以不同的視角觀賞,風采更為迷人。在高處從兩山之間的瑪麗安橋上欣賞新天鵝堡,真如一隻白天鵝般,婷婷玉立於崇山翠嶂間,如詩如畫,宛若人間仙境。
林德霍夫宮(Linderhof)位於新天鵝堡正東二十五公裏處,但中間隔著一座兩千多米高的山峰,不得不從北麵繞一個大圈過去。這樣就路過了小村維斯(Wies)。村南的山穀裏有一座非常出名的維斯教堂(Wieskirche),就順便彎了進去。維斯教堂外表其貌不揚,但一走進去,卻金碧輝煌,讓人真有走進天堂的感覺;它和一般教堂的風格迥然不同,純白色的基調配上色彩絢麗的壁畫和金碧輝煌的雕飾,清淨而明麗,一點沒有一般教堂那種沉悶壓抑的感覺。至今我還認為那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教堂。
林德霍夫宮像隱士那樣深藏在阿爾卑斯崇山峻嶺的深穀裏。這裏原本隻是護林人的住所,後來變成巴伐利亞的王家狩獵場,是路德維希二世在這裏把他的美夢變成了現實。林德霍夫宮的風格和新天鵝堡截然不同,它像是一個世外桃源:金碧輝煌的花園,金燦燦的天使們圍抱著高高的噴泉,有超塵脫俗的氛圍。
山坡上的地下溶洞裏有一個童話般的小劇院。在這個小劇院裏,瓦格納曾親自為路德維希二世排演了他的歌劇《湯豪塞》。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路德維希二世同瓦格納之間的忘年情分,以及這位具有詩人氣質的浪漫君主的錯位人生。
四荷恩巴赫水庫(8月10日,星期三)
今天留在施當查赫。這裏上午有村民傳統歌舞集會。
平時寧靜得罕見人跡的小村,不知從哪裏一下子冒出來這麼多身穿華麗蒂羅爾服裝、興高采烈、載歌載舞的人群;廣場上人們跳著連德勒舞(Lendler),一批蒂羅爾民歌手穿著盛裝從羅伊特趕來助興,廣場四周停滿了賣食品、飲料和冰淇淋的小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