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邊聽著這些“新鮮事兒”,一邊在心裏暗暗稱奇:可真是改革開放了,可真是觀念現代化了,可真是舊意識形態讓位於新經濟秩序了,可真是不可逆轉的時代後浪推前浪了,中國的個體戶們,什麼時候居然也變得這麼有文化這麼有水平這麼具有現代科學管理意識。變得這麼“神”了呢?
誰知還有更“神”的呢。這不,門外又進來一個小夥子。他叫李海江,今年32歲,白淨臉,細高挑,穿著件淡黃色文化衫,戴著一副白邊眼鏡,典型一個書生模樣。說起話來也是文縐縐的,滿1:3政治經濟學新名詞,一聽文化水平就不低。
果然他是紅橋個體戶中的秀才,中專畢業,已經在這單幹了6年,也是經營玩具和小百貨。別看他年紀輕,但因為有文化,腦子靈,敢聞敢幹,又懂得多,所以在紅橋個體戶中,具有著後生可畏的威信和地位。
閻敬香剛才曾跟我說:“我們個體戶也要成為國家的一根柱子,不是朽木一根。”鄭四軍剛才曾跟我說:“我仃個體戶也有雄心,也不都是土老帽兒。”而李海江一進門就對我說:“我們要當中國的洛克菲勒”
他的話雖然很驚人,但聲調很平和,很實在,完全不是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拽薄相。於是我就問他這個洛克菲勒怎麼當?他一下子就把話題扯到剛剛結束的赴俄考察之行。
說起這個話題,滿屋子的個體戶全都興奮得眉飛色舞。有人去翻出一麵黃色小旗,捧到我麵前。隻見上麵用紅字寫著:中國紅橋紅橋個體考察團
“我們把這同樣的一麵旗子,留在獨聯體的土地上了!”他們一個個自豪地告訴我。連鄭四軍都搶著說:
“東歐和獨聯體現在商品很缺,市場不穩定。而且我預計這種情況至少得持續兩三年。所以我認為,現在是打進去的最好時機。”
大獲全勝的獨聯體之行
雖然改革開放l3年來,人們對於廣襄中國火地上發生的許許多多新事物,已經很成熟地不那麼這也驚奇那也新鮮。然而對於紅橋個體考察團赴俄考察一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獨聯體,均引起雙向的轟動。
個體戶也想出國考察,若在昔日舊的經濟運行機製中,不啻為大逆不道的妄想?可是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過之後的第l3個年頭,當這個想法一被個體戶們提出之後,從紅橋的最高行政長官李國慶,到北京市崇文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領導們,乃至由此而牽涉到的公安、外事、旅遊等部門,無一不鼎力相助。今天的世界確實大變了,整個社會的觀念不再是幾千年的求穩怕亂好歹湊合著混就行,而是趨向改革、趨向開拓、趨向敢想敢說敢幹敢闖敢實現零的突破。倒是30名個體戶的心態好長時間沒調整過來,直到那天從北京天壇北門外出發時,他們還恍然不知到底是在夢裏還是真醒著?
公元l992年5月11日清晨6時許,是紅橋曆史上最為輝煌而莊嚴的時刻。沒有誰通知,管區內上千名個體商販全都自發地趕來歡送。簇擁著30名頭戴黃色旅行帽的考察團成員,囑咐了叉囑咐,珍重了叉珍重,像送自己的親人一樣,一直看著他們的汽車不見了蹤影。由於名額限製等原因,許多商販想去而不得,便送來大包小包的貨物,托考察團一定帶上,以表示自己的一份心意。
這場麵,不但使一個個飽經歲月風塵而變粗變硬的個體戶們熱淚盈眶,使過路的行人心潮起伏,也使工商局的領導們唯嚨發噎,考察團領隊郝洪建說:“那個時刻真讓我終生難忘。我的心和個體戶們完全跳在一起了。”
一路上的震動自不待言。黃色的考察團旗幟、黃色的旅行帽,再加上浩浩蕩蕩的行包箱,吸引了沿途所到之處的所有目光。乜機場、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一再驚歎:“怎麼這麼多行李!”考察團員們則不無驕傲地回答:
“這不是行李,是商品!”
人們紛紛伸來大拇指,更令紅橋個體戶們自豪,他們覺得自己成了代表中國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