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曆史,滄海桑田,然朝野共祭吾祖軒轅,數千年未曾間衰。凡我黃帝子孫,華夏後裔,遑論春風得意抑或風雨黃昏,遑論樂居家園抑或漂泊異域,心存黃陵聖地一片,無不魂牽夢繞,翹首引頸,意往神馳……
這詩一樣的詞句,像烈火一樣炙熱了我的心。從這一刻起,我覺得整修黃帝陵工程,並非遙遠丁我無幹的事了——我不也是軒轅的後代?有一個聲音在心裏經久不息地響起來:
“你該為黃帝陵做些什麼?”
萬眾一心
在氣象森森的陝西曆史博物館,講解員指著全省地形圖,提醒我們說:
“陝西省就像一位拱手向西跪拜的老人。”果然如是!
你這位飽經滄桑的曆史老人,是在祈求什麼呢——是西方的極樂世界嗎?
對於陝西來說,西方沒有樂土。而且北方也沒有。東北方也沒有。西南方也沒有。陝西是個窮省,據說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排倒數第幾位。這幾年當然有了很大的進步,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吹到這裏。可是家底太薄.陝西依然貧窮,大規模整修黃帝陵T程,真是勉為其難了。
僅按現在的基價估算,全部整修工程,需要資金2億元。國家已為整修黃帝陵工程撥有專款,但由於整修工程規模浩大,一時也撥不出這樣多的錢。李瑞環同誌說:我們一定要把黃帝陵修好,要上對得起祖宗,卜對得起子孫。他用個人補發的工資,帶頭捐款2000元。
好.這一下是大推動。陝西省黨政軍領導同誌紛紛解囊。陝西省工會、婦聯、青年團、宗教團體紛紛捐款。陝西省各級黨政機構、行政機關紛紛捐款。陝西省大、中、小學生紛紛捐款。陝西省各界老百姓紛紛捐款。有這樣一件感人的事情:西安有一位出來興早點的老漢.捧著剛買的早點,恰逢捐款車迎麵駛來,老漢摸摸兜裏沒錢了,索性轉身將早點退回,然後疾追捐款車……
還有母親牽著嬰兒的小手,將錢塞進捐款箱裏;還有新郎、新娘交叉著雙手捧來的紅紙包;
還有病人彌留之際留下捐款遺囑;還有挑著小米、穀子、大棗的農民;還有醫生義診,演員義演,書畫家義賣;工人、機關工作人員、解放軍指戰員揮汗如雨,義務勞動;還有……
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我們都是他的守靈兒女。目前,全國都已動作起來了,31個省、市、自治區聯名倡議,在號召全國人民和海外自發捐款的同時,建議在黃帝陵功德壇周圍建造“中華同心碑林”,充分表達和體現出全國各族人民參與整修黃帝陵的偉大壯舉和親睦九族、和台萬邦的雄偉氣概。
獻我炎黃子孫情,萬眾齊心修黃陵。從黃河、長扛,從東海、南海,從珠江、瀾滄汀,從鄱陽湖、洞庭湖,從喜馬拉雅山到大小興安嶺……藍天招手,大地呼應,共同的始祖萸同的根,中華都是黃帝的子孫。海南省置地公司總經理王海東出差西安,從報上看到整修黃帝陵的消息,立即找上門來捐資10萬元,成為整修工程的第一個捐資者;山東小學生劉小誠,寄來過生的l0兀錢;留日學生陸浣夫婦、留美學生馮旭,彙來打工掙來的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