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不通的心靈隔膜,我以為,莫過於善與惡的尖銳對立,不可調和了。世界上直有太慈大悲大善之人,如新羅千子,看到他的黎民百姓受苦,便發下宏願:“地獄不除,誓不還家”,遂放棄榮華富貴,出家成佛,普度眾生,這就是後來修成正身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世界上又真有大奸大惡大佞者,比如焚燒圓明園的八國聯軍強盜、侵略中國的日本劊子手、還有納粹法西斯殺人狂等等。即如在我們身邊,也有著善與惡的小同心靈,性善的人,不斷修煉自己的君子情懷,處處幫助、扶持別人;有更高境界者還甘願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隻要你過得比我好”。性惡之人卻恰恰相反,他們老是希望別人過得不好倒點黴,所以總在說別人壞話,給別人使壞,刻毒地誹謗一切人,甚至像長舌婦一樣不惜造謠生事,挑撥離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損人利己甚或損人不利己。我還最厭惡一種太偽似真的兩麵人,臉上戴著天使的麵具,心裏卻像老妖婆一樣地詛咒,整天琢磨著怎麼把別人推進地獄去。似這種惡人,別說這輩子,就是下幾輩子,心靈也不可能與之溝通,永遠不可能。
那麼,人是可以改變的嗎?人與人之日的隔膜能不能消除呢?
——人是不可以改變的。
——人——幾乎——是不可以改變的。
之所以作出這麼一個小小的修正詞,乃是因為過去青春年少時,恰逢“鬥私批修”、“改造思想”的狂風暴雨之中,真誠地相信人是可以改造好的,就每時每刻都在自己的靈魂深處爆發革命,還時不時地幫助別人也革一回。後來經過生活的摔打,終於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人是很難勸慰很難改變的,耍不怎麼叫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呢?不過,話當然也不能說得絕對,有些時候,人(包括別人,也包括自己)在經曆了大的坎坷和磨難等等之後,是會觸動心靈的,甚至變得完全換了一個也是有的。近來,叉讀了美籍猶太人赫舍爾的《人是誰》一書,該書認為人對自己的認識,可{三}決定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換句通俗的話說,即他認為自己是聖人,就會按照聖人的生活方式處世做人;他認為自己是魔鬼,也可以像魔鬼一樣墮落。我仔細地思考了幾日,終於覺得赫舍爾說得很有道理。
回過頭來,把這個道理運用到與人交往和自己的修身、養性、做人,頓黨天地寬闊多了。隔膜也不是不可征服的.隻要自己先具備了強大的力量,從各方麵不斷地道德自己,向著聖人的境界靠近,高尚的心靈最容易接近。從這認識出發,還可以找出豐富自己、壯大自己內心的動力}還可以悟出修煉自己的境界、爭取像聖人一樣活著的力量;還可以摒棄對這個世界的悲觀失望,尋求與別的心靈消除隔膜,互相溝通,共同走向美好境界的契機。
認識世界當然是為改造世界。
但願這個世界不斷變得更美好,但願我們每個人不斷變得更完善!
1996年1月l4日
世界的中心
小時候崇拜阿凡提大叔,他的故事記得格外清晰。有一則是這樣的情節:
有一天,國王忽然想出一道自以為能考住阿凡提的大難題.高興得眉開眼笑。急忙派人傳阿凡提進宮,得意洋洋地問道:
“阿凡提,人人都說你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了,那麼我問你,世界的中心在哪裏呀?”
豈料阿凡提連眼皮都沒有抬,就指指腳下說:“就在這兒,不信陛下就派人量量,要是差一分一毫,我甘願受罰。”
記得我當時正上小學二二年級,看到這裏,拍著雙於為阿凡提大叔歡呼。多麼聰明的回答啊,誰能說不對呢?拿出證據來!
從此我就牢牢記住了這句話,並把它視為公理.從未懷疑過。“世界的中心就在我們腳下”,我念叨著,這句話一直跟著我長長長,隨著歲月的遞嬗而毫未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