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嵯峨:高險貌。
[19]輕清:謂天。《淮南子·天文訓》謂天地形成時說:”清陽(揚)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未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清揚即輕清。
[20]玄造:玄妙的造化。
[21]象帝:天帝。《周易·係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22]卿雲:象征祥瑞之雲。《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23]碧落:道家稱天界為碧落。《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昔於始青天中碧落高歌“陳景元集注:”始青天乃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雲碧落。“麗:附著。《周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24]銀漢:銀河。
[25]清霄:天空。節:截。《詩經·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
[26]玄:天青色。《周易·坤》:”天玄而地黃。“
[27]積素之煙:指白雲。
[28]溜:水流。劉向《說苑·正諫》:”泰山之溜穿石。“
[29]九重:傳說天有九重。屈原《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30]百煉:形容鍛煉時間之長。
[31]無親:《老子》:”夫天道無親,恒與善人。“
[32]有道:《論語·泰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藏。“
[33]為炭:賈誼《鳥賦》:”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34]”織女“二句: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一引《荊楚歲時記》:”張華《博物誌》雲:漢武帝令張騫窮河源,乘槎經月而去,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內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騫問雲:’此是何處?‘答曰:’可問嚴君平。‘織女取榰機石與騫而還。後至蜀問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客星犯牛鬥。‘所得榰機石,為東方朔所識。“
[35]”荊人“二句:《韓非子·和氏》載:楚人卞和得玉璞楚山中,以獻厲王,厲王使人相之,曰:”石也。“以和為誑,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玉人又曰石也,王刖其右足。至文王即位,和乃抱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使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韞玉,外麵為石所包藏的玉。
[36]悠悠:高遠貌。峻極:高極。《禮記·中庸》:”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37]鑿鑿:鮮明貌。《詩經·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超忽:曠遠。
[38]排剛:熔煉使之軟化。
[39]齟(jǔ)齬(wǔ):牙齒排列不齊,比喻抵觸,不吻合。
[40]錯落:交錯繽紛。
評
此賦先言女媧補天之功;再述補天所依賴的物質基礎——石;三述補天成功後的景象以及想象中女媧煉石補天的辛勞過程。賦的主旨不僅歌頌了女媧氏拯救生民的功勞,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石的作用。”小大寧遺,俾隨形以溥博;嵯峨不墜,皆投質於輕清“,即材有大小,各隨其用,終於在女媧的妙手煉化之下,在天宇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補天之墜,要物盡其材;拯救國家危難,亦要人盡其用,這正是作者想要表達的道理。此賦述煉石補於天上的景象:”暖積素之煙,尚疑苔點;降如絲之雨,終若溜穿。“想象奇妙而又形象;又雲:”織女停梭,受支機於河漢;荊人抱璞,嗟韞玉於穹蒼。“前雲天上之石被織女用作支機石;後雲卞和懷抱之璞玉也作了補天之用,用典且不為典故之本意所局限,可謂靈動之極。又:”卿雲初觸,當碧落以麗乎;銀漢同流,激清霄而節彼。“”麗乎“出《周易》,”節彼“出《詩經》,皆有所本。李調元《賦話》卷三評曰:”唐無名氏《煉石補天賦》雲……押彼字用歇後語,原本經籍,便不涉纖。“
(尹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