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低徊:此指紆回曲折的流動。
[36]委曲:彎彎曲曲。訓:順從。此指水順從田地。
[37]負郭:靠近城郭。《戰國策·齊策六》:”齊負郭之民,有狐咺者。“
[38]天津:天河。
[39]臨川:臨河。
[40]漉(lù):使幹涸。
[41]畎(quǎn)澮:田間水溝。《尚書·益稷》:”濬畎澮,距川。“瀦(zhū):水停蓄之處。
[42]磬折:本謂身體彎曲如磬之背,以示恭敬。如《禮記·曲禮下》:”立則磬折垂佩。“此指水輪作圓周運動。毖彼:《詩經·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毖通泌,泉湧出貌。此謂水。
[43]持盈:本謂保守成業,如《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此指裝滿著水。上善:謂水。《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依於:《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依於其蒲。“此句法有如歇後,謂水之轉運依賴於水車。
[44]浸稻:《天平禦覽》卷八三九引《晉書》:”杜預修邵信臣遺跡,激用滍、淯諸水以浸稻田萬餘頃,分疆刊石,使用定分,公私同利,眾庶賴之,號曰杜父舊水道。“《晉書·杜預傳》作”浸原田“。沃壤:肥沃的土地。
[45]安車:古代一種可以坐乘的小車。《史記·申公列傳》:”於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又《史記·武帝本紀》建元元年:”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征魯申公。“謂以蒲草裹輪,減少車子的震動。此由水輪上沾有蒲草聯想到蒲輪車。
[46]塍(chéng):田埂。
[47]原隰:低濕之地。
[48]膏雨:滋潤莊稼的及時雨。《左傳·襄公十九年》:”小國之仰大國也,如百穀之仰膏雨焉。“成形仰乎膏雨,指水車屹立於膏雨之中。
[49]甕汲:《莊子·天地》:”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如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
評
以農業中使用的生產工具為賦的題材,在唐人律賦中是絕無僅有的。作者讚美了水車造福於人類的功用,表現了陳章對農業生產的關心。說”無慚於甕汲“,作者並不主張回歸原始的耕作方式,是對生產技術發展進步的肯定。此賦足以證明水車這一不用人力、畜力,隻是利用水流的衝擊力進行提水灌溉的機械裝置在唐時已出現,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傑出的發明創造能力。從作賦的角度來說,陳章的律賦學王起,字麵講究出處,對仗精工,典則精妙,為晚唐典雅一派的最有成就者。此賦大得李調元好評,如說:”唐陳章《水輪賦》雲:’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麵,終夜有聲。‘如此運古,墨痕都化。其中巧構形似之言,卻不墮纖靡一派,所以為高手。“(《賦話》卷三)”唐陳章《水輪賦》:’磬折而下隨毖彼,持盈而上善依於。‘生別而彌複自然也。其賦中警句亦多……如此運古,墨痕都化,乃為巧而不傷雅,凡形似題當仿此。“(同上卷四)但同時也說:”陳章《鬥牛間有紫氣賦》雲……全從字麵取巧。鹹通、乾符之間,風尚如此,而世運亦靡靡日下矣。“(同上卷三)
(尹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