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崇巒險固永鎮西疆“為韻
周鍼
周鍼,當即《唐摭言》卷一〇之周緘,湖南人。鹹通時人。《全唐文》存賦四篇。
此賦載《文苑英華》卷一二八、《全唐文》卷九五四。《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吳嶽。“賈公彥疏:”周國在雍州時,無西嶽,故權充吳嶽為西嶽,非常法。“《爾雅·釋山》:”河西,嶽。“郭璞注:”吳嶽。“邢昺疏:”吳嶽者在西河之西,一名吳嶽,鄭玄雲在汧雲。“可知吳嶽即岍山,在今甘肅華亭縣西南。《新唐書·地理誌一》隴州汧陽郡:”吳山,中。“即此。
吾嚐文戰將北[1],羈遊極西[2],睹吳嶽之孤峭[3],計群山之莫齊。由是邈崖穀,遂攀躋[4],入雲靄,出塵泥。既臻頂上[5],用視天倪[6],雁塞殊小[7],峨眉甚低[8]。蓋以氣壯神扶,雄標國祚[9],揖白帝兮不見[10],抱皇城而自固[11]。嵐光擁翠[12],拓開霄漢之心[13];岫色橫空[14],鎖斷戎夷之路[15]。嵲旁竦[16],岧嶤上幹[17],碧草春合,清風夏寒。遙瞻魏闕[18],迥立煙巒,疑超洞府[19],謂在天壇[20]。中隱深溪,日月之光不到;外連層阜[21],龍蛇之勢斯蟠。當其區宇正寧[22],氛埃初見[23],覽造化之宏製,識乾坤之設險。汧水縈盈而線走[24],隴山峛崺而螺掩[25]。西窺劍閣[26],霜地表之千鐔[27];東瞰蓬萊[28],黛波間之數點[29]。
遐征眾嶽[30],式並隆崇[31],彼皆受封於百代,此獨不視於三公[32]。森筍立以削成[33],寧慚太華[34];黯雲凝而化出,豈讓維嵩[35]。況乎萬仞淩虛[36],千裏倒影,虎踞華裔[37],鯨吞虜境[38]。疊攢壁[39],回岩列屏[40],捍絕域以增隘[41],固中原之甚永。直使以禮賓九有[42],仁服八荒[43],臂賢以為輔弼[44],宅道以作封疆[45]。亦須假我嚴衛,憑我巨防,邇藩垣於都邑[46],遠隔閡於氐羌[47]。吾唐重其功,崇其鎮,爰升成德之號[48],用補極天之峻[49]。小儒是以竟日興感[50],抽毫賦韻,登詠畢兮嶔岑[51],指長安以後進。
(《文苑英華》卷一二八,中華書局影印本)
[1]文戰:參加科舉考試叫文戰。
[2]極西:最西邊。
[3]孤峭:孤聳峭拔。
[4]躋:登。
[5]臻:至。
[6]天倪:天邊。《莊子·齊物論》:”何謂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自然之分也。“
[7]雁塞:山名。《初學記》卷三十引南齊劉澄之《梁州記》:”梁州縣有雁塞山,傳雲此山有大池水,雁棲集之,故因名雁塞。“
[8]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山勢雄偉,有峰相對如蛾眉,故名。
[9]國祚(zuò):國運。
[10]白帝:《周禮·天官·塚宰大宰》”祀五帝“賈公彥疏:”五帝者……西方白帝白招拒。“
[11]皇城:此處指永安宮,在鳳翔府麟遊縣西三十裏。見《新唐書·地理誌一》。
[12]嵐光:山光。嵐,山中雲氣。
[13]霄漢:謂天空高處。
[14]岫色:山色。岫,峰巒。
[15]戎夷:古代對少數民族的泛稱。
[16](dié)嵲(niè):高峻之山。
[17]岧嶤:高聳貌。
[18]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淮南子·俶真訓》高誘注:”魏闕,王者門外,闕所以縣教象之書於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19]洞府:神仙所居之處。
[20]天壇:天上之壇。
[21]層阜:高阜。阜,土山。
[22]區宇:指宇宙。此句指宇宙的原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