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寒浞(zhuó):夏代有窮國君後羿的寵臣,初輔助寒國國君伯明氏。後羿奪得帝相的政權後,任寒浞為相,浞又殺羿自立。後來夏遣臣靡扶帝相之子少康滅浞複國。見《左傳·襄公四年》。

[11]嫫姆:即嫫母,古代傳說中的醜婦。《荀子·賦》:”嫫母力父,是之喜也。“楊倞注:”嫫母,醜女。黃帝時人。“《漢書·古今人表》雲其為黃帝妃。

[12]潛弩:此怪物的原形為水弩,即蜮,傳說中的毒蟲,能潛藏於水中含沙射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鄭玄箋:”(蜮)狀如鱉,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葛洪《抱樸子·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名其曰攜人,攜人即帶著人,跟著人。字其曰銜骨,銜為含意,取義於”含恨在心“之意。

[13]讒(xū):《說文》:”,鬼鬽聲,不止也。從鬼,需聲。“

[14]父膾其子:春秋時易牙曾烹其子以進齊桓公,見《左傳·僖公十七年》。妻羹其夫事未詳。

[15]豐石:大石。

[16]長篲(huì):掃帚。

[17]狼貪:此怪物以狼為原形。狼性貪婪,《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名之曰欲得,即皆欲得之之意。字之曰善履,當取義於《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毛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履即踐踏意。

[18]貪:,字書無此字,疑當作”“。《改並四聲篇海·鬼部》引《龍龕手鑒》:”,音韋,鬼貌。“即貪婪的鬼。

[19]千眼:言其眼多,哪裏都看得見。下句”千口“,則言其能吃,什麼都吃得下。

[20]”亦有“二句:鼠牙蠶喙,像老鼠一樣的牙齒,像蠶一樣的吃食。《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蠶食桑葉,須臾而盡,故常以喻侵吞。如《韓非子·存韓》:”荊人不動,魏不足患也,則諸侯可蠶食而盡。“

[21]通臂:形容胳膊長。眾手:手多。

[22]頰鉤骨箕:未詳。疑是形容被逮捕時的情形。孔校:”上二書(指《說郛》與《龍威祕書》)作’鉤骨箕鑊‘。“

[23]琅璫:指鐵鎖鏈。《漢書·王莽傳》:”其男子檻車,兒女子步,以鐵鎖琅璫其頸。“顏師古注:”琅璫,長鎖也。“

[24]牢狴(bì):監獄。揚雄《法言·吾子》:”狴犴使人多禮乎?“宋闕名音義:”狴犴,牢獄也。“故犴牢、狴牢皆指牢獄。

[25]拳梏(gù):手被銬住。梏,手銬。屨(jù)校(jiào):戴上腳鐐。《周易·噬嗑》:”屨校滅趾,無咎。“伏曼容《集解》引晉幹寶:”屨校,貫械也。“校為古代刑具枷械類之統稱。

[26]藂棘:即叢棘,古代拘禁犯人的地方。《周易·坎》:”係用徽NFEBC,置於叢棘。“孔穎達疏:”謂囚執之處,以棘叢而禁之也。“死灰:已熄滅的冷灰。《史記·韓長孺傳》:”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複然乎?‘“

賦中所寫之三怪物,當然都是作者虛構的。所賦佞魖,著重於它的奸佞,以惡為善,以醜為美,是非顛倒,黑白不分;賦讒,著重其揚惡隱善,醜語詆人,離間友情,疏人骨肉;賦貪,著重其貪得無厭,強取豪奪,唯物是貪,欲壑難填。顯然是諷刺時弊之作。作者對怪物的憎惡及憤激之情,形於言詞。晁公武《郡齋讀書誌》卷四中雲李商隱”又有古賦及文共三卷,辭旨怪詭“,正道了李商隱憤世嫉邪的特點。

(尹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