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舊題蘇軾撰《漁樵閑話錄》,涵芬樓鉛印本《說郛》卷二一有其節本,明趙開美收入《東坡雜著五種》中,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作為附錄收入。其中雲:”漁曰:’李義山賦三怪物,述其情狀,真所謂得體物之精要也。……嗚戲!義山狀物之怪,可謂中時病矣。‘樵曰:’然。夫怪物之為害,充塞於道路矣,何所遇而非怪也。傳聲接響,更相出沒,捃摭人之陰私,窺伺人之間隙,羅織描畫,惟恐刺骨之不深,非怪物之為害乎?殊不知此亦豸虱之義也,何足以怪而自恃哉!‘“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七說:”李義山賦怪物,言佞魖、讒、貪魃,曲盡小人之情狀,魑魅之夏鼎也。“可見此賦確為李商隱作。陸心源《唐文拾遺》卷三〇已據《漁樵閑話》錄入李商隱名下,題為《賦三怪物》,今改為《三怪物賦》。

其一物曰:”臣姓搰狐氏[1],帝名臣曰巧彰,字臣曰九尾,而官臣為佞魖焉[2]。“佞魖之狀,領佩水凝[3],手貫風輪[4]。其能以烏為鶴[5],以鼠為虎,以蚩尤為誠臣[6],以共工為賢王[7],以夏姬為廉[8],以祝為魯[9],誦節義於寒浞[10],讚韶曼於嫫姆[11]。

其一物曰:”臣姓潛弩氏[12],帝名臣曰攜人,字臣曰銜骨,而官臣為讒焉[13]。“讒之狀,能使親為疏,同為殊,使父膾其子[14],妻羹其夫。又持一物,狀若豐石[15],得人一惡,乃鐫乃刻。又持一物,大如長篲[16],得人一善,掃掠蓋蔽。諂啼偽泣,以就其事。

其一物曰:”臣姓狼貪氏[17],帝名臣曰欲得,字臣曰善履,而臣官為貪焉[18]“。貪之狀,見有千眼[19],亦有千口,鼠牙蠶喙[20],通臂眾手[21]。常居於倉,亦居於囊,頰鉤骨箕[22],環聯琅璫[23]。或時敗累,囚於牢狴[24],拳梏屨校[25],藂棘死灰[26]。僥倖得釋,他日複為。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附錄《漁樵閑話錄》,中華書局)

[1]搰(hú)狐:即狐掘。搰,掘出。《國語·吳語》:”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按:此怪物以狐為原形,狐狸狡猾,俗說狐善以媚態迷惑人。下句名其曰巧彰,即以”巧“見著之義。字其曰九尾,《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李善注:”《春秋元命苞》曰:天命文王以九尾狐。“其義出此。

[2]佞魖(xū):魖為傳說中使人耗財的鬼。《文選》揚雄《甘泉賦》”捎夔魖而抶獝狂“李善注:”魖,耗鬼也。“

[3]水凝:指冰。此句言狐的脖子上帶著冰。傳說狐性多疑,冬日必聽冰下有無水聲,然後渡。此句原作”領佩豐“,據孔校改。

[4]手貫風輪:其意未詳。疑”手“當作”首“,”貫“當作”慣“,化用狐死首丘之說。”輪“通”掄“,言狐狸的頭習慣於在風中擺動。

[5]以烏為鶴:烏黑鶴白,以黑為白之意。

[6]蚩尤:傳說中的人物。《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太平禦覽》卷七八引《魚龍河圖》:”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

[7]共工:堯臣,四凶之一。《尚書·舜典》:”流共工於幽洲,放NFEC8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

[8]夏姬:春秋時鄭穆公女,曾事數夫。先嫁陳大夫禦叔,為夏徵舒之母,又與陳靈公、孔寧、儀行父私通。徵舒殺靈公,楚伐陳,以夏姬與連尹襄老。襄老死,夏姬回鄭。楚申公巫臣聘於鄭,娶夏姬奔晉。見《左傳·宣公九年》《宣公十年》《成公二年》。

[9]祝:春秋時衛國大夫,極有口才,《左傳·定公四年》曾記其外交詞令。《論語·雍也》:”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魯:遲鈍。以伶牙俐齒之祝為遲鈍之人,也是反著說。